生态环境部就《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8 06:55:24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同志就《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问:《方案》印发的背景是什么?

  答:美丽海湾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十四五”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三个五年”接续发力、梯次推进的美丽海湾建设格局,力争到2035年将全国283个海湾都建成美丽海湾。2022年和2023年,全国分别遴选出8个和12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总结凝练形成几十个典型经验模式,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国家层面印发《美丽海湾建设基本要求》《美丽海湾建设参考指标(试行)》等相关文件,沿海地方美丽海湾建设创新实践也在全面有序推进,建设美丽海湾的积极性高涨。

  新起点起征程上,对照“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的部署要求,更加需要推动新征程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蓄势赋能,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建设。为此,我们组织编制《方案》,系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推动美丽海湾建设和海湾综合治理融合融入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以高品质海洋生态环境支撑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海洋辨识度的美丽中国建设成果。

  问:《方案》提出的建设目标是什么?目标提出的相关考虑是什么?

  答:《方案》紧扣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关目标,本着可行可达的原则分别提出了到2025年和2027年两个时间节点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在100余个海湾重点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整体建设质量稳步提升,基本建成80个左右美丽海湾,“一湾一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得到有效加强,纳入《“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标高质量完成,近岸海域范围内所有入海排污口完成排查,重点海湾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基本完成。到2027年,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40%左右,厦门市等7个沿海地市全域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任务力争完成,全国纳入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比例继续提升,美丽海湾建设范围内入海排污口基本完成整治。

  在设置上述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以及现阶段发展要求和地方承受能力,并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已有工作部署做了有效衔接,不搞推倒重来、不搞目标指标加码,重点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

  问:《方案》提出了哪些重点行动?主要工作有哪些?

  答:按照“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要求,《方案》提出了美丽海湾建设提质增效行动、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行动、重点入海排污口整治行动三个重点行动。

  一是美丽海湾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全面实现扩面、提质、增效。同时,在7个地市试点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做深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做实美丽海湾建设成效评估与调查监管,推动美丽海湾建设从局部重点整治到全局系统治理转变。

  二是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行动。聚焦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结合美丽海湾建设、海湾精细化调查等工作,高质量推进“十四五”海湾生态保护修复任务措施,依法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推动关键区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升。

  三是重点入海排污口整治行动。深入推进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排查,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污水排放量大、严重影响近岸海域水质的入海排污口的整治,同步建立健全入海排污口常态化全过程监管机制,推动实现入海排污口分类监管全覆盖。

  问:关于重点推进建设的海湾是如何筛选的?美丽海湾建设的提质增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十四五”以来,我们建立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半年调度机制,并开展了《“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中期评估。根据调度和评估的结果,在《“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50个美丽海湾建设的基础上,再将已制定实施方案和地方积极性比较高的其他60余个海湾纳入重点推进范畴,经征求各沿海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意见,形成了110余个重点推进建设的海湾名单。

  美丽海湾建设的提质增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设数量的增加,在原有推进50个美丽海湾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串点成线、织线成面、扩面连片”的布局思路,进一步将美丽海湾建设重点推进范围扩大到110余个海湾,并鼓励厦门等7个城市全域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二是建设质量的提升,以海湾为基本单元,“一湾一策”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和岸滩环境整治,通过实施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推动海湾生态环境整体改善,基础好的海湾充分挖掘海湾特色优势,加快在“十四五”期间建成美丽海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海湾进一步巩固深化治理成效,力争“十五五”建成美丽海湾;生态环境问题较多、基础相对薄弱的海湾重点要补短扶弱,从“十四五”开始发力,力争到2035年建成美丽海湾,让“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成为滨海常景常态。

  问:如何保障好《方案》的组织实施?

  答: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沿海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工作任务的组织和指导,推动相关地市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完善保障措施。

  二是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协调争取加大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等相关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经费保障,鼓励支持和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各项行动。

  三是鼓励公众参与。逐步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引导公众走近海湾、亲近海湾,增强公众参与获得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美丽海湾建设的良好氛围。

  “有人说他是‘政治和尚’”,金蜀卿回忆,星云大师曾对此表示,他是修行人、和尚,但脱离不了政治经济生活、不能避免跟政治人物交往。

  人勤春来早 全力忙生产赶订单

  尤其在当今,仅凭一根网线,就能把全国各种盛大而华丽的文艺晚会“连”进乡村百姓的家,“村晚”依然能在乡村占得一席之地,其魅力究竟何在?年复一年,它为何能让老百姓高高兴兴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比如情景民谣《乡村合伙人》,就讲述了一个乡村小镇因为年轻创业者的到来,村容变美丽、产业多样化,并吸引了更多创业者和返乡青年回乡村创业,带动乡村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的故事,让台下村民有同感、能共情。

  <strong>兴业银行莱西支行业务部经理 许艳霞:</strong>我们就能够知道咱们的牛是在我们的牛场正常在这产奶,从而达到我们对你们的生产经营的一个把控程度,我们就可以通过银行授信。

  万家团圆日,游子思乡时。虽不能回家团聚,在海外求学、工作的中国游子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传承中国节庆民俗文化。在芬兰留学的云南姑娘黎安婷带着当地朋友一起制作手工汤圆,到中餐馆品尝美食,还邀请他们观看家乡的元宵特别节目。节目中的中国传统民俗表演《腾龙舞狮闹元宵》跨越重洋燃起欢乐喜庆氛围,黎安婷告诉朋友们,龙狮演艺表现的是吉祥喜庆、国泰民安,并介绍中国各地以赏花灯、踩高跷、猜灯谜等不同形式“闹元宵”的习俗。

杨琬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