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耕地红线!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6 05:57:41

  今天(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全力推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地落实,经过各方努力,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耕地总量连续第三年实现净增加。

  自然资源部表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耕地总量持续快速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目前,随着18.65亿亩耕地保有量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至各省(区、市),27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实施,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80%的市级规划和近一半的县级规划也已批准实施。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副司长 苏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严肃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耕地保护突出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

  自然资源部表示,下一步将改革完善占补平衡制度,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将适宜恢复为优质耕地的其他农用地统筹作为补充耕地来源,以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的净增量作为下年度允许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上限,严格落实“以补定占”。同时,为了盘活存量,自然资源部已公布首批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引导各地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推动“用资金技术换空间”,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全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自然资源部还表示,目前全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建设用地总量管控、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等工作进展顺利。

  自然资源部表示,2012以来,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约45%。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简称“地耗”,简单说,就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 土地资源。这个指标的下降,意味着土地的含金量更高了。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盘活存量,自然资源部建立了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出台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的若干措施,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利用。目前全国累计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850万亩,处置闲置土地876万亩。此外,还创新机制,在全国开展了新一轮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副司长 莫晓辉:在北京等15个省(市)、43个城市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从规划统筹、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基础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政策,累计认定低效用地169.55万亩,启动实施再开发136.15万亩。

  “这是从来想都不敢想象的。这种量是超出我们的接诊能力。”2022年12月30日,秦宇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政府说应收尽收,我们在努力做。”

  据报道,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进行了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上面级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发动机主级工作120秒后正常关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表示,各方都期待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同总结成就、擘画蓝图,让这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更加繁荣、惠及人类的“幸福路”更加宽广。

  在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医生耿楠2022年12月21日碰到一位75岁左右的老人,“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有90%,不吸氧的时候可能也就70%”。这位病人被收进急诊后,又被转入新冠病房住院治疗,10天后才出院。

  这让医院多少有些措手不及。面对大量的老年病人,包括老年重症病人涌入医院,医院起初表现得有些慌张,没有床位,好多重病人收不进来,感染后刚刚返岗的医护身体还吃不消。医院一直想方设法抽调人手,混编队伍,协调科室,增加床位。

  为确保新车安全上线运营,成都南站在检票口、站台增派人手,优化客运服务举措,加强售票厅、候车室等公共区域通风、保洁、消杀工作,让广大旅客走得安心放心。

王士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