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活起来 火起来:老街区 焕时代新貌

原标题:焦点访谈|活起来 火起来:老街区 焕时代新貌

污污污污导航,白丝AV激情-AVDqOJW0GlnCl49-焦点访谈|活起来 火起来:老街区 焕时代新貌。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区、街区是它生命的一部分,也代表着人们心底化不开的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今天的节目,我们就走进几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它们的“重生”中,体会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和烟火气息。

  5月18日晚上,常德河街迎来汉剧名家彭家贵的演出。常德汉剧高腔是国家级“非遗”,彭家贵是资格最老的演员之一。老先生在80岁的高龄一定要老伴儿陪着在新河街登一次台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他说河街是每个常德人的情结。新河街是由曾位于沅江边早已消失多年的老河街异地重建而来。

  地处湘西北沅江下游的常德,在历史上因水运而兴旺。沅江畔的老河街也正是因水运而生,由大小河街和麻阳街组成,形成于明朝正德年间。作家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这样描绘河街曾经的繁华:桨声灯影里 的吊脚楼,散发着水汽的麻石地面,戏院、洋行、茶楼、客栈……他把河街称作“湘西大码头”

  湖南文理学院历史学教授周星林:“成千上万的小排流到常德港口以后,拼拢扎成了新的大排,进洞庭、下武汉,顺长江到上海,有交易就形成市场,形成街道。”

  演出当天的气温高达32度,而在彭家贵即将登台的鸳鸯走马楼里,早已有不少戏迷和观众等待着这场精彩的汉剧高腔表演。即将上演的是传统剧目《武家坡》,彭老先生再次扮上老生的角色饰演薛平贵。

  而他将要登台的这座鸳鸯走马楼,原型也来自老河街上的同名建筑。复建的鸳鸯走马楼依然保留着常德传统的窨子屋的建筑风貌。在老河街时,它就是人们看戏娱乐的地方,现在,这里依然每天有常德渔鼓戏、汉剧、丝弦等传统剧目表演,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节目吸引年轻观众。

  40多分钟的折子戏,老先生一气呵成。在新河街演出的愿望圆满实现。一场演出,唤醒了老两口记忆中河街的样子。

  汉剧表演艺术家彭家贵:“我是常德土生土长的人,我亲自经历过。我年幼的时候,大家都喊麻阳人,我年纪小跟着他们在水里面抓鱼。我还记得他们的叫卖声,“萝卜丝是腌菜不”,一早上叫卖声相当热闹。”

  老河街见证着常德的繁华,它的命运也影响着常德人的性格。每年端午前后正是沅江涨水的季节。过去的老河街,十年有八年会遭遇水患,可水退之后,河街又会很快恢复之前的繁荣景象。一次次损毁、再建,让生活在河街的常德人无比珍惜当下热爱生活。

  上世纪90年代,老河街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它所在的位置已是整座城市的防洪大堤。但常德人对河街却念念不忘。2016年,新河街在穿紫河北岸异地重建。热闹的“湘西大码头”从老照片里走出来,重新活跃在常德人的生活里。

  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街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手工制作的常德米粉,传承了几代人的糕点,麻质画、木雕,渔鼓戏、汉剧等等这些沅水流域的码头文化元素,在今天的新河街也孕育着新的生命力。麻阳街口的一间玻璃屋是大型木雕《湘行散记》的创作地。一幅长20米的画卷将在十年之后以两面木雕的形式再现沈从文笔下河街的繁华。

  潘氏艺术木雕非遗传承人潘能辉:“我们一直都很想创作完全属于本土地域特色的作品,如何把常德文化传承下去,正好河街也是根基所在。”

  离开河街,去往1000多公里外的福建莆田,在这里,重获新生的兴化府古城正在延续着千年不断的人间烟火。避开城市的喧闹,地处莆田市中心的兴化府古城有它自己醒来的方式。一早营业的店铺门面不算大,可随便一问就是一间传承了几代人的百年老店。兴化府古城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莆田起源的地方,也因此莆田又名兴化。

  福建莆田荔城区政协主席郑占林:“开会之前,我都再来转一圈,因为真的很有感情,将近三年,注入很多感情。”

  趁着一早街区人流还不算多,郑占林会来老街走一走。郑占林是2020年莆田市启动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保护修缮工程指挥长。

  郑占林:“我们留住了一些旧的业态,就是烟火气。大家都知道买什么东西要在这里,一家老主客原来他就做着,后面我们就让他留下来,有这种业态就给他留下来,所以很多人都说,都知道马蹄酥要在这里买。”

  言语间听得出,修缮过程中,他们对这些老店铺的珍视。一边是老街的烟火气,另一边古街区的风貌和一众老建筑的特色也被原汁原味儿保留下来。兴化府古城至今依然保留着1000多年前宋朝时的格局和脉络。岁月在街巷里沉淀了莆田人求学上进的品格和当地特有的街巷、里弄和家族文化。

  立于明代的光裕坊是莆田市级文物,是这里仅存的木坊古建筑。兴化府古城里有不可移动的文物20处、历史建筑20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老建筑,也浓缩了老辈莆田人一生的记忆。留住原来的风貌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郑占林:“有些是歪的,已经歪到35度、45度,我们遇到了一个姓姚的老师傅,他就要校正,歪的一直校,校到正,古街区的东西,细节很重要。”

  福建莆田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柯凤梅:“整个古街的修缮是按文物的要求来做,修缮完以后,我们最满意的是在外的游子回来还认得路、认得房子,很简朴的一句“都没怎么变”,我们听到这句话以后,感到很欣慰,我们做得辛苦也是值得。”

  一期修缮工程完成两年后,古城修缮保护二期工程也即将开始。林素银是二期工程的指挥长。在专家们眼中,修缮的是历史建筑;在基层干部这里,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更是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

  福建莆田荔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素银:“所以我们在修缮的时候,邀请了本地的原住民,全过程参与古街的修缮,他看到的不是硬邦邦的商业街区,它有一种人间烟火气味。”

  走在已修缮完成的街巷里,建筑的新与旧很难分辨,看到的是历久弥新的光彩。而更加动人的风景是依然生活在这里的老居民和传承了几代莆田人的老手艺。

  2022年开街至今,集中了莆田历史和文化的兴化府古城重获新生。截至2023年10月,全国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6.35万处。

  在调整之前,部分中小行的五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最高能达到4%,本轮调整后,该产品利率降至4%以下,还有的中小银行三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利率已降至3%以下。/index.aspx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