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智能回复年报问询函 详细解释内部控制、业绩波动等问题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24 01:39:19

内控问题不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

关于内控报告中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大额其他应收款是否涉及被关联方占用的情形等问题,巨轮智能在回复中明确表示,问询函中涉及的大额其他应收款中的工程建设合同具备商业实质,不存在相关款项流向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及存在资金被关联方占用的情形。

根据公告,上述其他应收款主要涉及公司“高端智能精密装备研究开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等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系公司在建工程管理存在缺陷,因工程管理问题存在预结算工程量分歧所涉及的款项已协商退回。另外公司对外财务资助主要为公司拟采购设备进行的预付款项,公司发现后已收回上述财务资助款。

针对上述问题,公司已进行整改,上述款项公司已全额收回,同时公司组织董监高召开巨轮智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要求并落实了公司各部门规范运营、认真整改等内容的专题会。公司表示后续仍将强化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

业绩波动主要系宏观经济及行业需求波动影响

在公司近年来业绩波动上,公司解释称主要系宏观经济及行业需求波动影响。21、22年,受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轮胎专用设备产业链经受停工停产、原材料价格爆涨、运费上升等冲击性影响,行业需求受到冲击。2021年由于2020年的部分出口大额订单延迟到2021年度集中交付,营收整体较高,而22年行业需求整体下降,公司营业收入也有所下降。

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相配套的轮胎行业逐渐复苏,但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下游客户仍然处于清理库存以及海外建厂的初步阶段,导致公司部分产品需求后置,尽管下半年开始公司接连签下大额订单,但由于硫化机生产周期较长,部分新签合同的交货期集中在2024年度,因此2023年业绩并未充分体现。

对于后续业绩的预期,巨轮智能表示,2024年,由于我国掀起半钢胎投资热潮,对硫化机需求火爆,公司在手订单较多,硫化机产品销售收入预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硫化机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以及产品升级有望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液压式硫化机产品成本材料占比较高,尤其是钢材,公告显示,公司的钢材2021年至2023年的采购均价分别为5851.27元/吨、5286.84元/吨和4676.54元/吨,因此公司毛利率逐年回升,有望保持正常、稳定的状态。同时,公司近年来自主研发的多种新型结构的液压式硫化机,在国内外多家知名轮胎厂批量使用并获得良好的评价,硫化机产品还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2022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品牌效应得到显著提升,销售单价明显提高,也有望共同提升公司产品毛利率。

硫化机订单增加采购备料支付较多导致经营性现金流暂时承压

对于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下降,公司回复主要为硫化机产品订单增加,采购备料支付较多的材料款导致。2023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硫化机订单爆增,为保证按期交付产品,公司物流采购部门决定拓宽采购渠道,引入多家合格供应商进行合作。在公司大额销售合同密集且收到大量客户询价的市场背景下,公司预付了较多的材料款,主要是基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产销需求, 目的在于锁定相关原材料价格,并获得供应商的优先供货,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原标题:巨轮智能回复年报问询函 详细解释内部控制、业绩波动等问题

外号“大师”的刘勇

  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大科技成果汇交与应用,先后两次修订了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办法,优化升级了科技成果登记系统,实现了科技成果登记线上申请、线上审核、登记证书电子化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科技人员办理科技成果登记业务。

  此外,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6175元,比上年增长4.8%;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也比上年增长了4.9%。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月30日电 (记者 钟旖)30日17时许,川渝两地890名务工人员乘坐D4881次动车,从重庆西站出发,奔赴广州。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覆盖七成以上的居民消费。结合北京消费特点和发展趋势,聚焦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大型商场、电商零售、新能源车、民宿、文化演出、新消费品牌孵化8个业态。其中,商场、新能源汽车是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场景和产品;餐饮、连锁超市和便利店企业数量大,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化产业是北京最具代表性和传播力的优势行业,新消费品牌体现了文旅商融合的发展趋势,乡村民宿为提升市民旅游休闲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架起桥梁纽带,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日常消费的重要方式。这些业态覆盖了70%以上的居民消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改革既包括准入准营、监管执法等共性任务,还立足各业态所处不同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个性化改革任务,让政策更精准、企业获得感更强。

  平台收费,本是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的必然。但问题在于,一切都得讲规矩,什么钱该收、什么钱不该收、怎样收钱都得先说清楚,让交易双方都明明白白。说好的“会员制”,协议内容却藏着掖着、吞吞吐吐,层层设卡、伺机揩油。这就像一个人付了门票吃自助餐,进门才发现但凡看得上眼的东西都限量供应,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点。不仅给人观感极差,也有变相涨价的嫌疑。长此以往,还有谁敢掏钱消费?

陈依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