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如何转型、创新、合作?

来源: 奥一网
2024-06-04 14:48:30

  中新网长沙6月2日电 题:中国中部地区能源产业如何转型、创新、合作?

  作者 向一鹏

  中国中部六省以全国约十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全国约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其中,能源是支撑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

  正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博览会”),以投资贸易促进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主线,促进中部地区与海内外市场、资本、资源的全面对接。作为本届博览会的焦点议题之一,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备受关注。

  产业转型 资源转化为新能源

  山西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风、光、水力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作为全国唯一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山西加快推进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按下能源产业转型“快进键”。

  在山西大同,晋北60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一片片光伏板,为采煤沉陷区治理开辟出一条新路。该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输送清洁电力270亿千瓦时。

  目前,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6.4%;建成了中国首家电力现货市场,外送绿电位居全国第一。在山西确定的16条省级重点产业链中,有6条与新能源产业有关,包括风电装备、氢能光伏新型储能等。

  其余中部各省也在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湖南正加紧建设新能源发电装备生产基地,安徽引导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转型,江西的光伏新能源产业、河南的装备制造产业,湖北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均取得突破。

  技术创新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位于长沙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一批批生产材料经过一道道工序,被加工成高品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引擎”。该公司首席运营暨首席技术官彭文杰表示,科技创新是企业立身之本,他们将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电池更安全、更久续航、更长寿命等方面持续创新。

  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中部地区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持续加强科技创新。

  汽车大省安徽集聚了奇瑞、蔚来等7家头部整车企业,形成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安徽省汽车办副主任刘文峰表示,该省将紧盯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趋势,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稀土是发展光伏发电的基础资源。在江西赣州经开区,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技术创新打造各类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一款采用晶界渗透技术的稀土永磁材料,磁性能大幅提升,已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扩大合作 构 建全产业链生态

  本届中部博览会期间,各省间加强合作意向强烈。比如,湖南与山西在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创新资源等方面各具特色,双方有意深化新能源领域的交流合作;江西宜春希望与安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资源共享、技术融合。

  作为全球知名的氢能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供应商,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氢能业务总经理胡华利表示,期待通过在湖北的战略布局,携手各方促进中部地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让供应链变“共赢链”,推动当地清洁能源转型。

  业内专家建议,中部六省应共同构建产业多元应用场景、做大产业链核心环节产能规模、参与各产业链延伸发展,构建新能源各领域全产业链生态;同时,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全产业链科技能力,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赋能。(完)

  当地时间2月10日,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政府将密切关注美国在日本部署高超音速导弹的计划,美国方面的此类计划将会改变地区安全局势。

  特效合成丨江阳 陈曦

  消防员带领孩子们近距离观摩消防救援课目演示,向孩子们讲解各类救援装备的名称、功能、操作事项及在救援任务中的用途,并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为学生讲解怎样预防火灾、认识火灾、火场逃生等常识,与大家分享参加灭火救援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通济堰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有坝引水工程,即设置拦河坝控制河道水流,抬高水位,保证引水的取水枢纽。有坝引水一般适用于河道流量能保证引水量要求,而水位低于设计引水位的情况。

  未来,临空区将持续对接国际先进规则,创新审批机制,通过实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推行“备查制”“云踏勘”改革,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为企业办事增便利、降成本。同时,全面推进临空区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临空区内企业信用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向信用良好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化改革服务,着力打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市场环境,助力临空区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论文作者发现,与食用深加工的粗磨狗粮相比,如果宠物狗食用非加工肉基饮食,包括生红肉、内脏、鱼肉、鸡蛋和骨头,也包括蔬菜和莓果,或是在幼崽期或青春期食用人类残羹剩菜,如烹饪过的土豆和鱼肉,那么,宠物狗长大后出现慢性肠道炎症症状的可能性会小很多。在幼崽期,非加工饮食和剩菜分别能将相关慢性肠道炎症风险降低22.3%和22.7%,而与深加工饮食相关的慢性肠道炎症风险会增加28.7%;在青春期,非加工饮食和剩菜分别能将慢性肠道炎症风险降低12.7%和24%,而与深加工饮食相关的慢性肠道炎症风险会增加14.6%。

王凤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