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画家赵渭凉:艺术不老,愿为上海添“彩”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02 06:01:56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记者 许婧)旅美画家赵渭凉即将在家乡上海举办“解·域——赵渭凉八十特展”。

  “不管我身处何方,我都是上海人,希望通过这个展览为上海献上一抹特别的‘颜色’。”赵渭凉28日受访时说:“我用20多年的写实功夫,倾注我一生的悲、欢、爱、恨,画出了30多年的抽象。好与坏都可贵,不仅仅是画,而是艺术灵魂的升华,也是我艺术与人生历程的足迹。岁月催人老,但愿我的艺术‘不老’。”

  赵渭凉1944年出生于上海,师从上海美术学院孟光教授,1979年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曾在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任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上海育新中学担任美术教师的赵渭凉,与陈逸飞、夏葆元等一众画友同为《解放日报》美术通讯员。也是在那个时期,他与上海美专“三剑客”陈逸飞、夏葆元、魏景山一起交友作画,度过人生的青年时代。

  彼时,海派画坛星光熠熠。正值青年的赵渭凉,虚心请 教刘海粟、朱屺瞻、颜文樑等前辈大家,给自己打下扎实基础。

  1986年,赵渭凉赴美学习。赴美前,其作品已在全国和上海画展中多次获奖。1984年世界八大收藏家之一 Frederick R. Weisman艺术基金会收藏其作品,并与世界级现代艺术大师 Andy Warhol、 David Hockney等多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一起巡展于多国博物馆。赴美后,他的画风从新写实主义转变为后现代抽象主义。

  尽管旅美多年,他的抽象画里蕴藏着东方之魂。他早期的抽象画代表作就是一幅以石窟文化元素为背景的作品。在后来的几乎每一幅画上,都能看到他精心选择的中国文化符号,如青铜器花纹、石窟、篆刻、书法、器具等,甚至是将中国人的筷子直接挂在抽象画上。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拓展了他的作品中的中国人文精神。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受到了国外主流艺术圈的喜爱。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展览学术主持夏开丰评价称,近年来,赵渭凉的作品出现了破框的迹象——方框在画面上逐渐消失了,画面更为自由。“解域之象是一种把具有文化属性的形象从其原来的土壤中解离出来,进入当下的平面中而重新生成为一种新的形象,它与原来的文化既相似也不相似。我们在赵渭凉先生的作品中看到的正是这样的解域之象,一种正在生成的形象,期待着我们也卷入它的生成之中。”

  6月1日,“解·域——赵渭凉八十特展”将亮相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赵渭凉的55幅代表作。据透露,开幕式上,赵渭凉将和当代知名海派画家陈家泠、周长江、林明杰一起现场作画,并将其中的部分作品捐赠给海派艺术馆。(完)

  经审理查明,1998年初,被告人时立忠、桑合妞以治病等为名将小花梅从云南省福贡县子里甲乡亚谷村拐骗至江苏省东海县,后二人将小花梅以人民币5000元卖给该县农民徐某东(涉嫌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超过追诉时效,依法未予追诉)。小花梅与徐某东共同生活至同年5月上旬后去向不明。同年6月,被告人谭爱庆及其妻李某玲(因在犯罪中所起作用较小、情节较轻,且超过追诉时效,依法未予追诉)将在河南省夏邑县骆集乡潭洼村发现并收留的小花梅,以人民币3000元卖给被告人霍永渠、霍福得。霍永渠、霍福得将小花梅带至丰县欢口镇,经刘某柱(因在犯罪中所起作用较小、情节较轻,且超过追诉时效,依法未予追诉)介绍,以人民币5000元转卖给董某更(已故)及其子被告人董志民。

  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现在正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国企要更多参与全球竞争,要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就应遵守国际通行的反腐、企业合规规则。

  而中国则在用实际行动兑现“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最近,外资巨头开始密集访华。有媒体注意到一个消息:“商务部部长4天连见11家外企掌门。”

  “疫情、通胀、灾害、战争,2022年一波波迎面而来的巨浪,把出海人打得头晕眼花。”这是敦煌网招商和品类运营副总裁沈晓燕对2022年的总结。

  对于贸易型商家来说,品牌化已经成为必由之路。谢恩治从事B2B贸易十年,十年间,全球化贸易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他认为买卖中间环节会不断缩小,这意味着贸易型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局限。

  韩东表示,事实上,从消费来看,人们主要有两种心态,一方面,是人们对消费缺乏信心,其根源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提振实际速率和效果的“信心”,另一方面,人们也在担心自身千万不要输在新起跑线上。

曹祯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