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 中国光谷向“世界光谷”迈进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5-14 23:26:08

  中新网武汉5月14日电 题:聚焦新质生产力 中国光谷向“世界光谷”迈进

  作者 武一力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九峰山站,一列无人驾驶的“樱花专列”在半空中“飞”过。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及中国香港作家代表一行14日走进中国光谷,感受生态科技创新魅力。

  这列“樱花专列”是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中的其中一列。据悉,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是中国首条空轨线路,开通7个多月来,已成“网红”旅游打卡点。与传统交通方式不同,空轨列车车体悬挂于轨道梁下方“飞行”,不占用地面路权;途经多处公园、景区,车厢内设置透明式观景窗,让游客体验“人在空中游,景在窗外动”。光谷空轨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多级减震技术、道岔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既保证安全、平稳、舒适,又可实现低碳节能环保。

  “新奇”是《法国侨报》记者钱蓉芬对中国光谷的初印象。她说,光谷高楼林立、企业密集,可见这里创新涌动,经济发达;乘坐空轨,满目皆绿,秀美的生态环境让人沉醉。

  中国光谷从建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业基地和重要的激光产业基地。现如今,中国光谷继续追“新”前行。

  走进位于中国光谷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一支支1.6T硅光高速光模块引人驻足。这是目前全球速率最高的光模块之一,其网速则可以满足4万至5万人同时上网;来到华工科技中试基地,机器人、数字孪生系统、智能运输车等智能化设备,让大家直呼“科幻照进现实”。

  “就像置身科幻电影中,我要把在武汉体验到的高科技写进文学作品里,讲给孩子们听。”香港儿童文学作家潘明珠在华工科技中试基地戴上VR眼镜,体验工厂设施设备的虚拟调试、虚拟安装等。

  “五六年前来过武汉,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次再来武汉,深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短短几年,武汉在科技创新、旅游、交通方面都有了新变化、新突破,让人刮目相看。”意大利侨网总 编辑王卫平说。

  数据显示,中国光谷目前已聚集8家百亿级制造业龙头企业、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5700家。(完)

  2023年,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迎来《反间谍法》的全面修订,对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隐蔽战线工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深远意义。

  为什么这么形容?因为“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杀猪杀猪,越杀越胖”,这是任正非对公司实践的一个形象总结。华为研究院的构成是橄榄型,两边稍小,中间层大,也就是“既瘦又胖”这类人最多,也是华为最需要的。查钧解释,在很多工作中去解决实际业务的挑战问题,反过来又会对基础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理论突破,以及根子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在问题牵引之下、为了解决产品问题而发明的“手术刀”,越有基础研究加持的,越具备解决一系列应用问题的泛化能力。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乌元春]德国政府首份“中国战略”7月13日发布。按照媒体的报道,这份文件由德国外交部牵头起草,经执政联盟内部和政府各部门争论后达成妥协,是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一份作为文件出台的“中国战略”。该文件称,德国的对华政策植根于欧盟的对华政策,德国希望继续与中国开展经济等各方面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迫切需要降低风险,但并不追求脱钩”。

  这是聚合平台助力“生态蓄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互联网企业将数字技术与出行产业深度融合,通过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升级,最终反哺区域经济和就业的发展。

  [环球时报驻德国、美国特约记者 青木 郑可  环球时报记者 赵喻莎]备受关注的德国政府首份“中国战略”7月13日公布。按照媒体的报道,这份文件由德国外交部牵头起草,经执政联盟内部和政府各部门争论后达成妥协,是联邦德国历史上第一份作为文件出台的“中国战略”。该文件称,德国的对华政策植根于欧盟的对华政策,德国希望继续与中国开展经济等各方面合作,“与此同时,我们迫切需要降低风险,但并不追求脱钩”。德国《明镜》周刊认为,该战略的核心概念是“去风险”和“减少依赖”;文件还采用了欧盟委员会描述中国的“三合一”词汇,称中国“同时是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美国“政治新闻网”称,德国的这份文件受到欧洲等地区政商界热切期待,他们急切地想了解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对华政策。针对德国的“中国战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看待中国和制定对华战略,只会加剧误解和误判,损害双方合作与互信。

  据《商报》报道,德国的“中国战略”草案曾在去年11月被媒体泄露过,之后政府强化了保密机制。德国《焦点》周刊13日评论称,政府的“中国战略”“让人一头雾水”。《华尔街日报》称,分析人士表示,与之前泄露的草案相比,最终版本的文件有所缓和。

王嘉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