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03 19:34:44

  中新社郑州6月1日电 题:中国多地倡建“儿童友好城市”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河南郑州上线儿童友好电子地图、新投放近6000辆共享亲子车,为广大儿童送上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这是该市推动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举措之一。

  中国儿童数量庞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国0岁至14岁人口为2.5亿。

  如今,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在中国多地推进。

  《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当下,中国多地已尝试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引入“儿童视角”,聆听“童心声”,为城市增添“孩子气”。

  譬如,广东深圳、湖南长沙培育组建“儿童观察团”,推动儿童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河南许昌一批“小小食品安全宣传员”上岗,到学校食堂查验饭菜温度和餐盘洁净度;湖北武汉将拥堵、磨损的马路美化为颜色醒目、充满童趣、秩序井然的“安全线”,打造“最美上学路”。

  此外,许多城市公共场所的儿童洗手台、儿童垃圾桶、亲子卫生间 等儿童友好设施也越来越多,儿童友好理念正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惠及更多儿童。

  2022年,郑州入选首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如今,该市新建或改造儿童友好公园22个,备受欢迎。公园里不仅有沙坑、滑梯、秋千等玩乐设施,还配套草坪绿地、亲子卫生间、儿童指示牌等,一到周末节假日,分外热闹。

  “我们小区附近的儿童游戏角很受欢迎,孩子在这里玩耍,家长们交流‘育儿经’。”郑州市民张茜认为,专为儿童设计的游憩空间能大大提升生活幸福感。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远认为,营造儿童友好城市空间,有助于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他建议,儿童友好城市的规划设计应全年龄覆盖,充分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并尽可能提升儿童参与度,完善儿童友好空间和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

  也有专家指出,儿童是城市的小主人,除了在硬件上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更需社会公众尊重儿童、关心儿童、爱护儿童,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完)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4个县17211户牧民家庭。四县过去均是深度贫困地区。2018年起,青海省政府每年拿出3.7亿元,每户安置一名生态管护员,每月收入1800元,仅此一项三江源的民众户均年增收21600元。

  <strong>与国内救援相比,参与国际救援会遇到哪些难点?</strong>

  <strong>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strong>

  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持续巩固拓展露头就打、反复敲打的高压态势。大关县纪委监委列出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的6类负面行为清单,在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建工作组采取“清单式”监督模式,对照负面行为清单实行“照单监督”。普洱市纪委监委在公款购买烟酒和高档茶叶专项整治行动中,清理出2家单位存在违规使用公款购买烟酒、高档茶叶等土特产问题,并要求相关单位对违规公款购买的烟酒、高档茶叶等进行全面清查核实、登记造册,移交国资公司进行处置,纪检监察机关跟踪督促整改情况,确保取得实效。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纪委监委明确禁止领导干部利用本地产出的具有地域性、稀缺性的兰花、银铜器等名贵特产谋取私利,联合县税务局聚焦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全县科级及以上党员干部报备个人及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地方特产交易收入情况,防范纠治隐形变异问题。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9/15/11555811181817627595.jpg" alt="" />

新会盛产蒲葵,特产葵扇,

杨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