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习言道|望着这条河,习近平感叹“古今沧桑”

来源: 宣讲家
2024-06-23 16:23:17

  中新网6月2 2日电 “在这里可以畅想一下古今沧桑。”

  2023年9月20日,在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拾级登上园内高拱石桥,他举目四望,发出这样一句感叹。

  从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到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再到浙东运河文化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运河岸线,频频论及大运河的“古今”,阐释运河保护传承的深远意义。

  “这个闸现在还在吧?”

  “还在,它的作用已经被曹娥江大闸所取代。”

  这是习近平与浙东运河博物馆讲解员的一段对话,谈及的闸是明代修建的绍兴三江闸。

  过去浙东一带缺水,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推动建设浙东引水工程,曹娥江大闸正是那时开工兴建的。2021年,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惠及1750多万人。

  古今两代水闸,接续传递着使命。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2020年考察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时,习近平一句“致富河、幸福河”指出了运河保护的更深意涵。

  扬州缘水而兴,然而古运河两岸也曾一度因水而困,运河三湾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如今,这里建起千亩生态文化公园,运河两岸绿意盎然,飞鸟翔集。

  经济转型、文化保护、生态修复在大运河产生叠加效应,因水而兴的运河两岸,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水脉贯通南北,文脉连接古今。穿越2500多年、蜿蜒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还是流动的文化。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2017年习近平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大运河的活态特征。

  如何使大运河水脉长流、文脉常新,习近平有着深入的思考,他多次强调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并指出要“古为今用”“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

  ……

  成功申遗十年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先后出台,大运河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建立,沿线35座城市发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由点成线、由线组网。

  千年水脉和文脉,作为中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之一,大运河记录着过去的痕迹,也指向未来的方向,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李伊璐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依托江西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依托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创业,推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据悉,自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以来,重庆抢抓新机遇,围绕高质量推进重庆与RCEP成员国各领域合作,编制出台《重庆市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明确到2026年,重庆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突破3000亿元。

  连日来,山西绛州木版年画传承人吴百锁异常繁忙,春节订单不断,他每天从清晨开始印制年画直到深夜。“虽然忙碌,但这浓浓的年味让我乐在其中。年画最能体现年味,今年的订单除门神、‘福’字外,福兔年画也很受民众喜爱。”

  首先是两名工作人员从列车两侧的走行部开始检查,每个部位都要仔细查看。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则负责检查列车内部的服务设施,包括每节车厢、每个座椅,甚至每个挂钩、餐车的电茶炉,出水口等等都不放过。因为直接关系到旅客乘坐舒适性,这部分检查很繁琐,但工作人员细致入微。

  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西周早期偏早的荆子鼎铭文记述荆子作为“多邦伯”的一员在举行盛大祭典时,两次受到王的赏赐。荆子可能是先后奉事成王、康王的熊绎,居荆山,自称“荆子”。1980年陕西扶风出土的生史簋铭文记曰:“召伯令生史,使于楚,伯赐宾。”“伯赐宾”指召伯将楚君赠送使节之礼物赐给生史。由这些器铭可见,在成康之时楚人与周人曾和谐相处。但至昭王时,竟要南征楚人,这显然是由于楚的势力钳制了周人南下。静方鼎铭文记录昭王在成周令静曰:“俾汝司在曾、噩师。”这是昭王在十六年亲征以前安排王朝卿士治理驻屯于今随州曾、噩两国的王朝军队。但昭王十九年二次南征时,涉汉水时出意外,《史记·周本纪》写道:“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西周王朝打通随枣走廊直接攫取长江中游资源的战略设想亦因南征荆楚失利而放弃。不仅如此,周初在今汉东一带的封国、布设的军事驻屯地均发生变动。位于随州叶家山的曾国墓地下限只到昭王时,西周中、晚期姬姓曾国的踪迹迄今尚待探寻。

  早在2007年,中国就加入了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此后一直积极参与全球灾害监测和救灾减灾工作。自2010年起,中国为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北京办公室持续提供全面支持。中国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已覆盖124个国家和地区,为菲律宾、莫桑比克等40多个国家提供空间技术等应急保障服务近70次。

庄雅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