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柏林开幕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10 00:39:41

  中新网柏林6月7日电 当地时间6月6日,“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近百位中德来宾出席活动,一同领略中国景泰蓝艺术的独特魅力。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孙勤航在致辞中表示,景泰蓝是西方珐琅工艺与中国古典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艺术结晶。拥有600年历史的景泰蓝工艺见证了时代变迁,由宫廷器皿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向德国公众全面介绍中国景泰蓝工艺的发展情况及艺术成就,让更多朋友领略到景泰蓝的非凡魅力与艺术价值,为珐琅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并借此机会促进中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蓬勃发展。

  展览开幕式特邀北京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现场带来“走进景泰蓝的世界:古老中国600年艺术瑰宝”中国故事主题讲座。

  朱景优表示,景泰蓝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此次展出的《一路锦绣》山海尊,便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典范之作,该作品集景泰蓝、陶瓷、国画、花丝镶嵌、雕錾五种工艺于一身,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得赞誉。讲座中播放的短片《景泰蓝——金属与火的艺术》重点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从绘图设计到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的繁复工序。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李静以及工艺师朱景优、高丽丽还就景泰蓝的名称由来、历史发展和传承创新等方面与观众展开互动交流。

  本次展览通过精选的30件极具代表性的景泰蓝艺术品,以“前世今生”“皇家典藏”“文明互鉴”“大师匠造”“同源共流”“非遗传习”六大主题,通过图解、照片、视频和实物展示,不仅从工艺上清晰展现了景泰蓝器具的制作过程,还生动呈现了景泰蓝经由古丝 绸之路交流传播,走出皇宫、走进现代生活的历程。开幕式现场还精心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观众们参与其中,亲手体验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观众们用景泰蓝核心工艺“点蓝”制作“端午粽”珐琅挂饰,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有来宾表示,本次展览生动还原了景泰蓝工艺的古今演变和制作过程,完美呈现了景泰蓝艺术的巨大魅力和艺术价值。朱馆长的专题讲座不仅介绍了景泰蓝工艺的前世今生,更展示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和非凡意义,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活动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北京中外珐琅美术馆和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7日。

  “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共两站,接下来还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完)

  今年1月份,受多重因素影响,车市表现不尽人意。乘联会数据显示,初步统计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24.1万辆,环比降幅达43%。不过整个行业对于全年的车市表现均较为乐观。

  这次“开班第一课”,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一年来,冬奥会比赛场馆等冬奥遗产焕发新颜,冰雪健儿厉兵秣马、持续突破,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成果巩固拓展……又是一个春天翩然而至,以北京冬奥会开篇的冰雪故事续写着精彩的新篇章。

  每次录播客和或者拍视频,结尾李闯会把有点“丧”的声线上扬,祝大家“生活愉快,逍遥自在”。这也是他的愿望,“有人说我总在‘更换赛道’,但我更愿意把人生比成广场。我往哪个方向走都可以,关键是这个方向的选择权是不是在自己手中。”

  【进口片】

  谢昕欣连忙询问陈展明,双方一拍即合,决定推出这一款特别的签语饼。去年,陈展明捐赠2000个签语饼,由国税局在社区发放。今年的1000个签语饼,也在华埠街会发放。

张翠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