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射箭少年:愿梦想“正中靶心”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9 07:17:30

  中新社新疆伊犁6月18日电 题:新疆伊犁射箭少年:愿梦想“正中靶心”

  作者 张杨彬

  新疆伊犁的一个操场上,11岁的锡伯族男孩包泽渊熟练地取出箭矢,搭箭、扣弦、开弓……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在他两侧,还有十数名年龄各异的射箭少年。太阳炙烤着土地,一人多高的箭靶布满箭孔,可知习箭者们训练的辛苦。

  这里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射箭运动学 校。17日,中新社记者到访时正值古尔邦节假期,仍有不少学生顶着日头训练。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孩显得英姿飒爽,她是18岁的吴姿依。

  “接触这项运动大概是因为‘家族遗传’。”吴姿依笑着说起自己的习箭史,她的妈妈是锡伯族,十分钟爱射箭。小时候,母亲就是吴姿依的弓箭教练。六年级时,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下,吴姿依从“母女相传”的业余弓箭手,变成一位专业习箭的运动员。

  去年,吴姿依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届运动会“天苗杯”射箭比赛中斩获混双第三名。不仅射箭优秀,谈起学业成绩,她也满脸骄傲。“我的文化课在班里能保持在前五名。”作为新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几年后,她将面临专升本的考试,若成绩优秀,还将有机会到西安体育学院就读。这也是吴姿依的心愿,“当然想去,做梦都想。”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箭乡”。锡伯族历来以骑射名世,制作弓箭、射箭等皆为他们的民族特色。现在,除锡伯族学生外,射箭运动学校中也有不少其他民族的少年面孔。

  维吾尔族的非尔旦威斯·阿布都卡哈尔就是其中之一。“他是5年前我们一眼看中的孩子。”教练关世建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如数家珍,“参与选拔时,我们就看出他是个好苗子,训练后果然进步很大。”

  如今,70米开外的箭靶,非尔旦威斯能一箭正中靶心。和多数在此习箭的学生一样,他也来自当地普通的农村家庭。说起正在紧张备战的全国射箭U18锦标赛,他腼腆一笑,“我想拿个好成绩,也有信心。”

  这所射箭运动学校的前身是1973年自治县成立的业余射箭队,郭梅珍、汝光、巴永善、薛海峰等优秀射箭运动员都来自这里。目前学校有8名射箭教练,47名学生。学生们每日的训练、餐食由学校免费提供。

  关世建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省队退役后,他又回到母校执教,从职业运动员变成了孩子们的“关教练”。他介绍,在自治县的乡镇中小学,学生下午放学后可自由选择参与由学校组织的兴趣课堂,射箭课就是其中之一。“射箭可以是兴趣,也可以是专业。”

  6月伊犁的日照长达约13小时。每日的训练让教练与学生的皮肤变得黝黑,谈起未来,每个人都神采奕奕。“他们都是好孩子,希望射箭能帮助他们站上更大的舞台。”关世建说。

  比起吴姿依、非尔旦威斯的心愿,作为学校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包泽渊的梦想似乎模糊又清晰。“我想当一名很厉害的专业射箭运动员。”包泽渊扬起头,不断捻着手上的护弓绳,他说,“想让妈妈为我骄傲。”(完)

  元旦假期,全市各大剧场实现应开尽开,75个剧场举办线下营业性演出共计91台303场,吸引观众5.7万人次,票房收入849.3万元,线下演出场次基本恢复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其中,话剧类贡献票房最多,达到289.6万元;脱口秀演出场次最多,达到106场。新年音乐会、原创大戏、脱口秀等演出成为假日文化消费爆款项目。

  因为未知,所以焦虑

  从合理性上看,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疫情形势出现新变化。中国在医疗救治、病原检测、疫苗接种等能力持续提升的基础上,因时因势主动优化防疫举措,及时而必要。从全球范围看,各国调整防疫政策时都会经历适应期,中国防疫政策“换挡”也不例外。在全球大部分国家放宽防疫措施的背景下,某些国家为何只将中国作为重点防范对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流行病学专家杰弗里·沙曼认为,这么做“没有道理”。欧洲疾控中心表示,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新冠检测是“不合理的”。

  由此可见,先进制造业,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依旧是未来的重点。

  不可否认,马布里对年轻球员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张帆和廖三宁在他的调教下,已经成为了球队的后场“双子星”,2019年状元王少杰也在球队得到了充分的成长空间。但在某些时候,马布里对年轻球员“执念”太深,在关键时刻还是坚持使用他们,反而丢掉了许多胜利。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56/4259501768779282304.jpg" alt="" />

汤筠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