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经济“跛脚荣景”非民众之福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5 14:06:33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台湾经济“跛脚荣景”非民众之福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近来,台北股市在人工智能(AI)与半导体话题加持下持续大涨,台统计部门也大幅上修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至3.94%。不过,科技与新兴产业热潮之下,传统产业遭遇的寒流在加剧。

  台湾产业失衡见诸出口统计。全球AI与新兴科技应用需求,显著带动台湾出口表现,但其他产业出口连连下滑;台湾产业失衡亦表现在股市,台积电股价不断攀升,AI概念股一路高歌,但这类股票只占台北股市约三成,另外七成个股则陷于低迷。

  电子产业的荣景,并无普惠意义。据统计,台湾制造业就业人口约290万,其中电子相关产业约81万,占27.9%。台湾总就业人口约1150万,电子相关产业只占总就业人口的7%。岛内舆论忧心,愈发严重的畸形发展,将导致传统产业持续萎缩,进而影响就业者的生计。

  台湾全年CPI已连续第3年冲破通胀警戒线,随着物价上涨,许多民众感受到“股市好,但我的日子却不好”。2021年,台湾拥有财富最多的20%家庭与最少的20%家庭,贫富差距已达66.9倍。岛内学者指,台股指数站上20000点大关后,更扩大了贫富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产业的发展固然与科技和产业链等因素有关,但同样离不开庞大的市场。大陆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民进党当局意识形态当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操弄与大陆“脱钩断链”,对大陆商品采取歧视性、不公平做法,大陆有关部门不得不中止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部分产品关税减让;同时,台湾也未能加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经济组织,关税压力将进一步削弱岛内传统产业竞争力。

  台湾要摆脱产业失衡困境,解药近在海峡另一边。近年来,大陆新兴科技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升级转型, 蕴藏着丰厚发展机遇。近日,台湾最有影响力的工商团体之一——三三企业交流会组团赴陆参访,进一步表达台商扎根大陆发展的信心,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交流的重要

  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会见参访团时表示,大陆方面将一如既往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完善惠及台胞台企的政策措施,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助力大家率先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和成果。

  卢文曦指出,虽然上海新房购买力韧性足,但也要看到在连续高供应下后劲不足。比如徐泾板块,2022年7月份开盘的蟠龙天地,入围分91.22分,11月份,招商璀璨时代入围分为63.42分,可见热点板块入围分在下降。一旦分数进一步下滑,市场信心或发生重大转变。而且到了四季度,即便入围,有购买机会也会有人放弃,“弃号率”有所抬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3/969779612596524659.jpg" alt="" />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2022年年初受到高供应的推动,实现“高开”,1月单月新房成交面积接近130万平方米,创下全年峰值。此后成交一路快速下探,4、5月份受到疫情影响,成交陷入停滞。6月全市按下“重启键”后快速进入状态,每月一批的集中供应提供良好支撑,连续数月成交量超过100万平方米。四季度后劲略显不足,10月成交面积出现大幅跳水,好在11月成交再度有所回升。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6/15/6621387101002796135.jpg" alt="" />

  从2023年经济形势看,就业环境改善也有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从2020年开始,天津梳理全市医疗机构资源,以医联体建设为基础,明确高水平三级医院作为市级救治中心医院,各区的龙头医院及区域高水平专科医院组成区域医院,其他医院形成片区医院。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天津依托三级会诊机制,开展专项行动,集中优势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

吴政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