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遗珍亮相广西“大河文明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5 22:39:03

  中新社南宁11月10日电 (张广权)“大河文明展”1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来自中国、意大利两国16家文博单位的184件(套)精品文物集中亮相。

  此次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主办,意大利驻华使馆、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支持。

  展览聚焦世界文明之源,用“孕育”“塑造”“城与国”“发展·共生”四个篇章,集中展出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精美文物,共同呈现不同文明诞生、发展、演化和流变的历史轨迹,深度阐释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展览现场,既有古埃及的猫木乃伊、木棺、亡灵书,也有出自古代两河流域的印章、楔形文字泥板,还有古印度的陶容器以及中国春秋时期的九鼎八簋青铜器等。

  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助理、文化处项目主管梅礼表示,作为意中文化旅游年框架内的重要项目,“大河文明展”是意中两国文化交流的盛会,相信通过展览,将进一步加深意中彼此 间的了解,也将为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启示和借鉴。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宇表示,此次“大河文明展”是中意两国加强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增进民心相通的又一有力举措。未来,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将策划举办更多高质量进出境文物展览,深化多元文化交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完)

在邻沪城市群中,

  全面恢复通关后,港澳人士前往内地更加方便。2月6日0时41分,当天首辆港珠澳大桥穿梭巴士抵达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车上搭载着28名香港旅客。据介绍,这是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后,珠海迎来的首批自香港入境旅客。

  记者跟随张裕朋走进合作社看到,“山里红”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牌子上挂有“田野拾趣,梦里原乡”几个大字。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园内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草莓、火龙果;在合作社的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小麦刚刚浇过水。

  2月7日08时至8日08时,内蒙古东南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盆地南部、西藏南部和东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青海东部、甘肃东部、宁夏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5~8毫米);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大部、华南大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重庆东南部、贵州东北部、湖南东北部和西南部、江西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25~40毫米)(见图2)。黄海南部、东海大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东北部有6~7级风、阵风8级。

  除了现场对接外,主办方还通过就业驿站联动、直播带岗、“自贸港人才”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给未到现场的人才提供就业信息。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省以工作之实做大生态富民产业,制定实施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沙棘资源保护利用三年试点方案,冬虫夏草、唐古特大黄等道地中藏药材产业实现提质增效,且全面落实林草湿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稳定14.51万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生态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看得见的产业效益带动致富增收、推动绿色转型。

邓金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