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拟三审:完善责任追究,鼓励干部勇于担当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21 21:34:51

  一是恢复法律名称。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草案的名称,是在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名称中增加了“管理”二字。有意见提出,“应对”可以包括“管理”的含义,法律名称宜简明,且“突发事件应对”已为各方面熟知,应当考虑保持法律制度和相关工作稳定性、连续性,据此,拟恢复“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法律名称。

  二是增强应急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扩大公众参与度,提高社会各界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是完善发挥科技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作用的规定。

  四是完善关于确定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规定。

  五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中责任追究的规定,鼓励一线干部在临机处置突发事件时勇于担当作为。

  六是做好本法与民法典、刑法等法律中紧急避险制度的衔接,便于公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开展自救互救。

  黄海华介绍,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草案中的分级制度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对突发事件 的分级,二是对突发事件预警的分级,三是对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分级。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一名孕妇早产,孕29周6天,双胞胎,请重症监护室做好准备……”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3/41/11942525571841352581.jpg" alt="" />

<strong>  本周投资者重点关注日本 欧洲和加拿大央行最新动态</strong>

  去年8月4日,台州临海市也发布评定“躺平式”单位、项目、干部的《实施方案(试行)》。被评为“躺平式”单位的,领导干部调整岗位,单位当年考核为合格,按最低比例确定单位当年考核优秀人员名额;被评为“躺平式”项目的,由项目联系领导进行人员约谈,相关主责人员当年不得评先评优;被评为“躺平式”干部的,扣减年度考核奖,暂缓职级晋升等,对“躺平式”中层干部原则上予以调整交流。

  养老院院长 樊金林:有一个最严重的一个老人,他在当年住进来的时候是重度抑郁症,他跟子女不说话,进来之后跟护工也不说话,因为我大学也自考了心理咨询师,我就发现这个老人是缺少了存在感跟成就感。我的方法就是说,让这个奶奶给我剥橘子。我说奶奶,我今天太忙,你给我剥个橘子吧,我也不等她回答,我就放在她身上了。等我过来的时候,那个奶奶把橘子剥在那,连那个白白的东西都给我揭的特别干净,突然有一天,他给我打了个招呼,她也开始和其他人说话了。

  “在调车作业前,我会督促组员认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和调车机司机确定一些注意事项。”蔡兴明说,因多年以来的作业经验积累,通常这些准备工作在5、6分钟之内就会完成,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调车组会争分夺秒完成作业流程,保障渡船准时准点发船。

林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