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在太空主要吃什么? 刘伯明为香港小学生细说

来源: 杭州网
2024-06-16 05:45:56

  中新网香港11月29日电 (记者 刘大炜)29日,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来到香港中小学,与中小学生交流互动,介绍有关太空、关于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情况。

  在位于红磡湾的马头涌官立小学, 有同学提问:“请问航天员在外太空主要吃什么?”参与中国空间站建造的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刘伯明解答了这一问题。

  在许多小朋友的印象中,航天员在太空只能吃“挤牙膏”式的太空食物,刘伯明的回答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他说,在外太空,航天员们的主食基本是米饭,总体上早餐比较简单,有面包、鲜花饼、鸡蛋、蔬菜和一袋粥;午餐根据航天员个人喜好,有米饭或者面条,一般每人配两个菜;在结束了一天的任务后,晚餐主要以肉菜为主。

  “宇航员的用餐要能保障能量供应,还得可口。现在菜的种类比较多,有好几百种。”刘伯明说,空间站中有厨房,可以进行微波加热,能让宇航员吃到热乎的饭菜,唯一不足是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只有一种风干的蔬菜叶,注水后加热,口感像地面的蔬菜汤,但也是有差别。“能达到现在的程度已经不容易了。”

  刘伯明回忆,他最初执行太空任务的时候,因为任务时间短,只有三四天,飞船上没有可供加热的设备,吃不到热饭,每天只能吃饼干、月饼这些食物“熬过去”。现在宇航员外出任务的时间在半年以上,饮食调配就需要跟上,“不然宇航员就该吃腻了。”

  “当然了,在太空中最想念的还是自己家乡的菜。家里的菜更香一些。”刘伯明说。(完)

  稳物价,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如果把核聚变反应比喻成一道闪电,那么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一道道闪电收集在‘磁笼子’里,聚集更高的能量,然后长时间持续地向外稳定输出这些能量,为人类所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新发现的这种约束模式好比找到比保温壶保温效果更好的技术手段,我们一直还在探索和研究,为了更好地控制、更高效地约束能量,减少能量消耗,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行。”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臧鑫、李佳妮、郝黎、张蓝溪、靳婷

  家长张女士平日会把车停在学校附近,再送孩子步行几分钟去学校,“雨下得实在太大了,我们都没有雨鞋,肯定会淋湿,孩子最近身体不大好,担心淋雨会生病。”张女士考虑加入车龙,开车到校门口直接让孩子下车,但一眼望去,排队等候的车辆看不到底,“这样等下去,孩子上学肯定迟到,我上班也要迟到了。”

  夜幕降临,在陕西西安的明城墙下闲庭信步,只见大气磅礴的古典建筑、丰富多彩的街头表演、唯美浪漫的光影秀……夜游西安,如今已成为打开这座城市的潮流新方式。

  水下,海军潜艇部队紧盯强敌对手,着眼未来战场,重点加大突破反潜封锁等应急情况处置、战时潜艇艇员自救脱险,以及援潜救生能力训练,提高潜艇水下攻防能力。水上,远洋练兵、前出岛链、对潜打击、抗击敌机,水面舰艇部队紧贴海上实战科目,组织对空、对海、综合攻防操演,提升舰艇应对复杂海况与电磁环境下抗干扰能力和应对多方打击能力,利用海上实际兵力提高真打实备能力。陆地,海军陆战队利用野外条件恶劣、地域陌生地形复杂等特点,模拟真实战场环境,组织多兵种综合演练。深山,海军岸防部队依托陌生地域、恶劣气候,模拟真实战场环境,锤炼官兵陆上防卫技能和过硬综合素质,组织机动袭扰和全流程导弹攻击演练。

张圣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