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会作词作曲唱歌,音乐人何去何从

来源: 直播吧
2024-06-12 21:40:58

  2023年,幻想动漫音乐团队创始人、艺术总监孙玉镜,和团队利用AI歌手完成了一个demo(小样)。当甲方通过后,他们尝试寻找真人歌手进行正式版本的演唱,但接触的很多歌手都未能明显超过AI歌手示范版本的表现。这让孙玉镜认识到,AI技术进步的速度之快。

  在音乐领域,AI发展得如火如荼,它为音乐创作提供更多可能,不仅提高效率,还节约成本。然而技术进步的同时,版权、“AI是否会代替人类”等争议也随之而来。

  AI能让人感受到音乐创作的乐趣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2020年,音乐制作人李召洋使用AI歌手小冰的声音演唱《笠翁对韵》。该曲目获得2022年第五届唱工委音乐奖最佳儿童音乐专辑提名,这是他第一次将AI运用到音乐创作中。

  李召洋专注儿童音乐创作,但想找到有一定演唱基础的稚嫩童音来唱歌很难。一次偶然,他发现小冰的音色和儿童声音比较贴近,可塑性较高,便有了AI演唱歌曲的想法。现在,他已经使用AI创作了4张专辑。

  孙玉镜经常需要歌手演唱歌曲demo。真人歌手的时间和劳务成本较高,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他转向了AI歌手。他以X Studio为例,里面拥有丰富的AI歌手资源,能满足他对多种声线的需求。此外,他还经常借助AI进行降噪,以及使用ChatGPT辅助作词,“AI的存在大大提升了创作效率”。

  完美青春OST是一家致力于影视音乐制作和音乐营销的公司,在项目合作过程中,曾使用过AI制作demo,例如模拟人声、换声等。在音乐总监崔博看来,当前AI音乐的成熟度还不够,制作出来的内容存在很多瑕疵,不过这些内容可以让你挑选、提炼、丰富。例如,“我爱你”可以表述为“我忘不了你”“我想你”,AI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你很多答案,你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金句。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早在2022年就开始布局音乐领域的AI技术能力,围绕听、说、唱、曲等维度,开展AI前沿技术的创新来服务旗下的音乐平台。如今已利用AI推出QQ音乐的AI伴唱、AI歌声、AI音色魔法师、AI作曲、AI对话等。2023年年底,实现了全链路AI音乐创作,将词、曲、唱、编、混等5个独立的核心环节打通。

  天琴实验室是TME旗下首个AI音视频研究实验室,音频负责人赵伟峰介绍,AI能够帮助专业歌唱家还原他们年轻时的嗓音;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有的人唱不上去,有的人五音不全,还有的人不会唱德语 、法语、阿拉伯语等,AI都可以让他们唱出

  此外,AI不仅让普通用户创作音乐成为可能,还能为创作者提供灵感。“我们可以利用AI将乡村音乐和中国传统乐器结合,甚至尝试一些违背乐理常识的创作,看能够做出来什么样的音乐。”赵伟峰觉得,所有的点子都让AI试一试,说不定能创作出新的东西。

  AI能够表达和理解情感吗

  AI似乎无所不能,然而人类有哪些特质是人工智能实现不了的?

  “现在使用AI创作音乐很简单,但想让观众和歌曲产生共情很难。”完美青春OST创始人、CEO刘硕说,在选秀时代,听众之所以为选手投票,是因为大家和艺人有一个共情和共同成长的过程,黏合度比较深。而作为一个工具,AI和人之间是没有情感的。

  在李笛看来,AI识别情感的难度不高,但是让人工智能去表现出这种情感很难,“需要用大量连贯起来的比较复杂的系统,才能一定程度上拟合”。

  赵伟峰持不同的观点,他认为AI可以表达情感,且在现在的一些作品中,已经看到了情感的影子。“我们告诉AI生成一些欢快的音乐,它就能生成,告诉AI生成一些很忧伤的音乐,它也能做到。”他认为,音乐作品的情感是基于音符表达出来的,AI只要能写出这些音符,就能表达出情感。

  然而,AI表达情感和AI理解情感是两回事。在赵伟峰看来,AI可能未来会超越人,但不一定能跟人一模一样,它可能无法表达出人的思维方式、自我意识。这或许是未来要探索的方向,具体要怎么做,还是掌握在人的手里。

  “AI的边界往往取决于,把AI技术用在产品上,产品会掩盖哪些问题,以及不能掩盖哪些问题。”李笛以ChatGPT为例解释,你问它任何问题,它都会好好回答你;至于说这个回答有没有意义,有没有用,你要自己去判断。

  “同样的技术用在克隆人,或者说但凡用在边界稍广一些的事情上的时候,这个大模型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很多大模型的技术,我们用它辅助自己是可以的,但是要想放心让它去做一些事情,基本上就要出事。”李笛说。

  让AI成为辅助工具,人类重新安排职业结构

  每一次AI的技术革新,都会引发一阵舆论热潮,今年Sora再次印证了这一点。这一根据文本即可生成60s连贯视频的人工智能模型,为视频产业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

  于2022年上线的ChatGPT不仅能回答问题,根据上下文互动,甚至能完成论文、文案、翻译等工作,吸引众多人士体验。更早之前,AlphaGo和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中国围棋九段棋手柯洁上演的人机大战,让公众不禁思考:“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类吗?”

  AI大热的同时,关于它的争论也不停歇。有人质疑AI的方向搞错了:“我们希望机器人帮人类扫地、洗碗,是因为人类要去写诗、画画;现在是AI都去写诗和画画了,我们人类还在扫地、洗碗。”那么,研究AI写诗、画画、做音乐的意义是什么?

  在刘硕看来,现在的AI技术已涉及各个领域,不仅仅是艺术。“现在有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机械类的工作早就有机器可以替代。”她觉得,现在AI应深入各个领域去发散思维,替代或者辅助人来做更多的工作,“如果AI连艺术都能做,做那些机械类的工作岂不是更容易?”

  李笛记得,多年前第一次宣布小冰可以写诗时,也曾有一个人说:“创作是人类独特的,只有人类才会创作。”当时有个网友回怼了一句:“那有多少不创作的人类,是不是就不叫人了!”

  李笛觉得两个问题异曲同工:“当我们说写诗画画的时候,我们是把两类人合并在一起看待:一类创作者是在追求写诗画画的艺术,这部分我认为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的;另外一类人所谓的写诗画画,则跟艺术完全没有关系,他至多叫内容产业。”

  李笛将AI类比为计算器。“我们上大学之前,是不可以用计算器的,不然会使你的心算能力不容易提高。但当你已经有很好的心算能力时,使用计算器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李笛说,AI的运用同样如此,如果你本身的创造水平很高,使用AI辅助能够提升效率;但如果你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具备,使用AI将不利于你的音乐学习。

  对于AI的未来,李召洋期待AI能够出现更多儿童的声音,让儿童音乐制作人在创作音乐时有更多选择;可以多了解儿童从稚声期到童声期不同阶段的音色、心理的变化规律,让AI演唱时更符合儿童的情感表达。

  赵伟峰期望它能够成为人类一个强大的助手,辅助人类创作美好的东西。崔博期待人类与AI能够实现真正的交互,例如人能跟AI商量,歌怎么改更好听,“现在更多的是人下指令,AI回答问题而已”。

  很多人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后,会倾向于把它和人类的一种职业行为作比较,经常有“什么人会率先失业”的言论。李笛说,其实每一次技术的变化,一部分人失业是必然的,例如,水轮灌溉出现后,就不需要那么多人挑水了,“到了下一代,人会重新安排职业结构”。

  一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开学返校前一周,要求学生居家每日开展健康自测;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师生入校时要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的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落实中小学校晨检和午检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等,不组织、不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活动。

  从汽车产业链来看,汽车消费券、延续购置补贴等政策的撬动作用不容小觑。苏晖表示,政策面的支持,加上车企推出配套优惠活动,将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形成提升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多方面合力。

  注:本文作者熊思浩、李振北、王峰、沙达提、武思宇、王腾飞系新华社派往土耳其震区记者;李芮、夏晨系新华社驻埃及记者。(新华网)

  承接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方来水,留客村岸线平缓,沿途椰影婆娑。

  关停矿山后,矿区对开采平台的掌子面进行台阶式治理和复绿,最大限度恢复自然景观。“低于45度的缓坡,我们覆盖一层40厘米厚的土层,而后进行种植喷播。”矿山恢复治理项目负责人牛子良说,“陡峭边坡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在台阶覆土植树过程中,我们在边缘砌上半米高的石墙,再种上爬山虎。待若干年后依托长势覆盖掌子面,既实现绿化,又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偏远山区、林区、牧区和海岛“三区一岛”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一直是农村疫情防控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区域。

马宏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