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完整的“宋运辉”,生活中很难遇到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8 06:45:51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 郎朗) 万万没想到,“爆”了7年的《大江大河》,2024的开年第一“爆”是爆头的爆。

  因为自己担任厂长的彭阳农药厂被人举报农药毒死人,王凯所饰演的“宋运辉”被愤怒的家属用啤酒瓶砸得满头是血——而这仅仅只是后续更多棘手困难的开端。

  观众期待着,他能再次触底反弹,期待在《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这部收官之作中,从18岁到40多岁几经磨砺近乎“完美”的宋运辉,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完美结局。

  成长的弧光映照着角色,投下王凯的身影。

  “他好像平行时空的另一个我。”

  变与不变中,迎接来自岁月的当头一棒

  第三次与观众见面,宋运辉的出场没有了往日东海厂长的意气风发。

  洗得发黄的白色短袖,裤脚挽到小腿的蓝布工作裤,踩着一双绿色胶鞋,他蹲在房顶上和泥补屋顶。

  修补,这个动作他再熟悉不过。

  像是高考恢复后在烈日下一遍遍背诵社论为自己争取上学的出路,又像是国有经济改革时拯救因亏损严重、技术落后而面临关停的彭阳厂,小人物和大时代的齿轮紧密耦合,在与命运对弈的棋局之上,他一直应对着来自岁月的当头棒喝。

  “宋运辉有起死回生的能力。”王凯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这样总结。

  走过宋运辉的半生,他觉得,是一份“不变”,让这个人物能承接生活的悲喜:“责任感和那股韧劲儿一直没有变,不管走到哪儿,他总能把一些很棘手的问题解决掉。”

  不过,真正让宋运辉走得长远的,是“变”,“他一直在不断学习和成长,在不同的阶段学习不同技能。”王凯说,在金州化工厂初期,他只会埋头苦干,师傅告诉他要“和光同尘”,他慢慢知道要团结大家的力量,懂得进退有度。

  “他每一步变化都在补充自己的短板,让自己越来越趋于完善和成熟,到最后我觉得这个人已经没有短板了。”王凯分享他眼中的宋运辉,到最后要专业有专业、要领导力有领导力,会看人,会识人,会用人,前面所有的历练都成为他最后做到东海厂长的铺垫。

  成长,在平行时空

  有时候,“变化”还有另一个名字:“成长”。

  像是一位相识已久的老朋友,从第一部走出大山的少年,到第二部接受考验的青年,再到第三部重整旗鼓回归的中年,人物命运与时代共振,观众见证了宋运辉跨越20年的成长,宋运辉也陪伴大家回顾来时路。

  这样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用经过设计的细节动作来展现,反而有些刻意和失真。所以,在塑造不同阶段的宋运辉时,王凯没有所谓的“表演方法”:“因为一切都是按照人物的内心来走的,此时角色他的内心想法是什么、他要怎么做,这一切都是跟随角色来,没什么固定的表演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住不同时代背景、不同阶段下人物的气质和魅力,要把这个东西拿捏准。”

  所以,观众才会看到第三部开篇有些灰头土脸的宋运辉,而这样的 低谷反而让人物微妙的成长弧线更明显

  在采访过程中,王凯鲜少提及有关“自我”的部分,将更多的表达空间留给宋运辉。戏里的角色跨越了20多年岁月,戏外,王凯也迎来出道的第18年。

  进入40+的不惑之年,成长对王凯而言,意味着很多事情要想得更清楚:“40岁前可能还会有20岁的青涩、30岁的热血,但到了40岁之后就需要变得沉稳下来。”

  他曾说,宋运辉身上的一些特质、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自己很像,有时候,他感觉宋运辉像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自己。

  但也只是部分相似而已,“宋运辉太完美了,完美到有点不真实,一个完整的宋运辉,我觉得生活中基本上很难遇到。”

  每个人都正在经历大江大河

  有网友说,《大江大河》系列,镜头真诚朴实,有生活粗糙的颗粒感。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它源于生活,关乎你我。

  时代的亲历者固然能找到自己顽强拼搏的影子,但它更多的意义或许是对后来者而言的。

  “作为演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记录和致敬我们父辈那一代人,让现在的观众看到那个年代人们生活工作思想方方面面;让现在的人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那一代人的努力拼搏是分不开的,我觉得这非常重要。”王凯这样标记《大江大河》对自己的意义。

  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不会停歇,平等地冲刷着每个人。《大江大河》重聚了往日时光,也让今天每个人脚下命运的流向逐渐清晰。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也是荧幕前千万个普通人的缩影。

  《大江大河》最动人的地方或许不是集体荣光,而是在时代的滔滔洪流中,那一个个没有被淹没的、搏击巨浪的个体。(完)

  据他介绍,二战后,美国占领军强迫日本政府开放金融市场,导致如今日本汇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处于完全自由化的状态,因此黑石等外资能够直接进入进行“抄底”。而中国对外汇和外资在华进行房地产投资有严格管制,所以外资不可能像抄底日本房地产那样在中国市场进行所谓“抄底”。

  2005.11-2007.11 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2001.09-2006.07 中南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10-2007.04 参加湖南省第六期中青年干部赴美学习培训班学习,任培训团团长);

  总结来讲,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紧张,使欧洲重新考虑将高昂的生产制造成本向外转移。同时,中国为化工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些有利于化工制造升级与迁移(所谓的“销地产”)。我们认为,中国化工制造正在逐渐具备成本与产能优势。一旦国内疫情后需求复苏,产能扩张后的企业将重新获得现金流,并以此进一步扩大研发,帮助中国化工企业完成资本与技术积累,走向制造强国。

  她还指出,“二十条”不再判定次密接后,可以一定程度减轻基层流调压力,但大规模疫情暴发时,不断攀升的每日新增确诊患者和他们的密接,对基层流调队伍而言,仍然是不小的压力,“基层的问题不仅是缺人,而且缺专业流调人士”。

  据路透社报道,印尼国防部长普拉博沃21日与来访的奥斯汀举行会谈。在之后的记者会上,当奥斯汀称美国与印尼合作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时,普拉博沃采取了更中立的立场,称印尼很荣幸与中国和美国都保持了友好关系。

  1995年,张铁林自己执导,将《椅子》搬上银幕,在香港上映。这是他在90年代的思考,那是一个刚刚从“我们”过渡到“我”的时期,商业大潮袭来,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真相被它左右,一把椅子既可以是国宝摇钱树,也可以是废物柴木,而在这过程中,人的精神世界已被物质彻底异化。放在今天,也许已是略显过时的老生常谈,何况现在的世间,远比这把椅子荒诞多了。但在近30年前那个市场经济正在野蛮生长,到处谈论股票和生意的世界,是及时的。

吴文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