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变天,国际小麦又涨了!但很多人没发现,另一风险也快来了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5-25 19:36:50

  来源:新农观

关注新农观,全新看农业。

  就在国内小麦市场软弱无力的时候,国际小麦却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再次飙升。

  原因无他,主要是因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的天气情况进一步恶化。

  说到这儿,大家就明白了,哦,这又是一个天气炒作。

  不过这也不能说是瞎炒,因为根据天气预报显示,俄罗斯部分地区的冻害进一步升级,继续威胁着农作物的前景。

  其中,多家机构就对新年度俄罗斯小麦的产量预测再次进行了下调。

  比如,俄罗斯农业咨询机构农业市场研究所在上周的报告中,将2023/24年度俄罗斯小麦的产量预测从5月初的9100万吨下调至8600万吨。

  同时将2024/25年度俄罗斯小麦的产量预期也调低了250万吨,从8600万吨下调到了8350万吨。同时也将俄罗斯小麦出口量下调了200万吨,从之前的4700万吨下调到了4500万吨。

  而黑海的一家研究机构也将2023/24年度俄罗斯小麦的收成从之前的8960万吨下调到了8570万吨,因为该机构认为俄罗斯小麦的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出现受损。

  而事实上,当地农业部门也在评估,认为涉及受损重新种植的面积将高达50万公顷。

  于是,在这些影响下,不仅俄罗斯小麦价格出现了上涨,而且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也再次飙升至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市场一下就紧张了。

  因为天气扰动引发的威胁还在不断发酵,尤其是俄罗斯作为全球小麦头号出口大国,其产量以及出口量的波动对全球小麦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尤其是近两年,黑海地区的小麦出口占比逐渐增加,所以说俄罗斯小麦一旦出现波动,那么全球小麦市场也得跟着抖三抖。

  于是,全球市场都在密切关注着俄罗斯的天气变化以及小麦的最新产情。

  甚至有机构认为,如果2024年俄罗斯小麦的产量跌下8000万吨的话,那么很可能将会引发国际小麦市场的新一轮大波动。

  但是话说回来,光盯着俄罗斯也没用,因为从全球情况来看,不止俄罗斯,很多小麦主产国的风险系数都在增加。

  比如,欧洲地区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也刚刚遭遇了强降雨和暴风,给许多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带来了风险。

  而乌克兰也马上要迎来干旱,再加上俄乌冲突还在持续,很可能会影响新一年度的小麦出口。

  而除了这些,还有一个国家被忽略了,那就是印度。

  有人说,印度虽然也是小麦主产国,但是其小麦出口量在全球市场中占比不高,所以影响有限。

  但是在过去两年中我们会发现,印度在多个农产品领域中的影响都不低。

  比如,就拿小麦来说,俄乌冲突爆发后,小麦市场恐慌大涨,印度随即喊出要增加小麦出口,甚至是“喂饱世界”的口号,也令全球小麦市场稍稍喘了口气。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印度不仅没有增加小麦的出口,反而还被叫停了,这无疑再次把全球小麦推向了深渊。

  而这一次呢,印度又遇上麻烦事。

  就在前些天,印度的气温再次狂飙。

  飙到了多高呢?

  北方邦泰姬陵最高温度达到了46.9摄氏度;

  首都新德里最高温度飙到了46.2摄氏度;

  拉贾斯坦邦巴梅尔最高温度也到了46.5摄氏度……

  总之,放眼望去,超过40摄氏度的城市一大堆。

  印度随即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因为印度气象局发出警告,未来的天气将会更加炎热。

  而众所周知,印度发布小麦出口禁令,主要就是为了增加政府储备以供应内需,但是在2022和2023年,政府收购均未能实现目标,而在新一年度,印度政府计划收购约3350万吨小麦,比上年度高出了约28%。

  所以也是时间紧,任务重。

  而之前就有机构预测,在新一年度里,印度不仅恢复不了小麦的出口,甚至可能将进口小麦以来缓解国内之急。

  虽然说印度小麦出口占比不大,但是这么一个人口大国,突然从小麦出口国变成小麦进口国,这件事放到全球小麦市场上就不会是一个哑炮,必然成为全球小麦市场的一记惊雷。

更多农业热点,欢迎关注“新农观”。

大信号!小麦正在回归,往哪儿归?

“耗子跳到钢琴上”,小麦这是又“乱弹琴”了!

●一夜破千,掉头就跌 !玉米又出“幺蛾子”了,但这回风向大变

2个数据大降!猪价瞬间就涨起来了,这是要“起飞”了吗

感谢关注,点个在看

责任编辑:李铁民

  其实这是历史的一次误读。事实上在蚕丛的时代,兴起于岷山的蜀人尚未将脚步拓展至这片疆土。但由此确实可窥一斑的是,对于之后世世代代的蜀人而言,这位伟大的先祖始终如同基因和信仰一般。最为知名的吟咏来自盛唐时代的蜀人李白,在那首放肆崛奇的《蜀道难》中,他曾挥毫写下“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类似情况曾多次发生过。十几年前,日本多家面板制造商押注等离子技术,但液晶技术横空出世,迅速淘汰了等离子技术。而在更早的20世纪90年代,多家日本知名企业,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方向上押注错误,导致曾经在半导体行业市场份额超过50%的日本,迎来溃败式撤退。

  据美媒报道,有美国芯片行业的企业高管称,美国商务部计划延长豁免期,而非逐渐减少甚至是终止豁免以强化对中国芯片出口管制的做法,意味着美国政府认识到,在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全球产业中,要对中国搞科技“脱钩”比预想的更困难。

  第一,资源股的两大压制因素(美元强势、需求担忧)边际上都在缓解,油、铜、黄金正重回舞台,煤炭板块在今年主要时间不是首推品种,但是当下其反转概率大幅增加。

  作为高度依赖技术革新的产业,当前在动力电池行业占据主流的锂电技术,会不会迅速被另外一种技术颠覆?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当前围绕锂电形成的产业链,又该如何应对?

  中国的应急管理学科发展不足20年。王宏伟介绍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都由重大事件驱动。2003年“非典”暴发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国内开始构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杨素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