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上海人迎端午的多种“玩儿法”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8 17:10:45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记者 陈静)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将至,上海人怎样过这个民俗节日?

  在上海的郊区奉贤,赛龙舟、制香囊、包粽子、舞龙、非遗展示等各类活动纷纷举行,人们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古老的文化内涵。在上海市中心静安区,“打卡文博”奇妙之旅、“国潮大宁”活力社区等多业态融合,让人们感受现代都市的古风国潮与创意。

  7日,位于奉贤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迎龙村,“我们的节日 ·端午”暨“悦动贤城”全民健身运动荟龙舟邀请赛热热闹闹地举行,传承千年的“龙舟竞渡”盛况再现。青溪老街上,一场“寻古FUN肆嗨”端午游园会正在举行。国风演艺、快闪巡游,端午集市、游戏互动、手作体验等,人们沉浸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在奉贤区言子书院,“竹编”“羽毛镶嵌”“金银细工”“描金彩绘”等非遗技艺展示令人赞叹;非遗传承人耐心地教授民众“木雕”等非遗技能;在柘林镇开展的“拾趣端午”非遗集市上,非遗滚灯、非遗风筝等手作体验等吸引了众多民众。

  在上海市中心静安区,无论是文物古籍、人文建筑,还是美术展览,艺术的魅力润泽了城区,希望吸引更多观众游客,激发与释放消费新需求。

  当天,一场“端午?国风音乐会”在知名商业广场举行。《天下》《三国恋》《兰亭序》《东风破》《南屏晚钟》等国风曲目接连上演,带领现场听众在音乐中探索东方传统美学。在大宁公园,“宁心赏荷,古风如梦”主题古风游园会将荷文化与亲子市集、文创好物、传统国风等元素进行跨界融合,打造包括亲子市集、元宇宙探案游戏等在内的主题空间,解锁夏日游园的新玩法。

  据了解,分布静安区的各大文博场馆,端午期间的精品经典展串珠成链,为民众打造“文博场馆里过端午”的奇妙之旅。当日,记者看到,“遇见莫奈——沉浸光影艺术展”以《日出·印象》等54幅莫奈经典作品为创作背景,采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渲染,结合声、光、影的呈现,打造近1000平方米的沉浸式光影艺术空间,带领观众穿越百年画境,沉浸式感受印象派光、色、影、声交融的艺术之美。从南京西路到陕西北路,深受民众喜爱的非遗项目一一呈现,沿街的海派建筑、红色场馆等,为非遗旅游线路增添了别样风情。(完)

  过个文化年,不仅是城市市民的需求,更是广大村镇民众的强烈需求。近年来,线上看“村晚”、线下办“村晚”俨然成为新民俗。

  数据还显示,2022年全年,该国工业和服务业分别同比增长6.7%和9.2%,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外,家庭消费和政府支出增幅明显,同比增长8.3%和5%;进口和出口贸易表现强劲,分别同比增长13.1%和10.7%。

  吃完晚饭,赵良明叫来徒弟王寅虎,想去辖区巨亭车站沿线再去看看。今年是赵良明最后一个春运了,线路边二人打着微弱的手电筒趔趄地走着,看到徒弟王寅虎如今也带徒弟,赵良明满脸欣慰。(完)

  记者在海关监管区看到,一辆辆橘黄色的AGV无人驾驶车辆往来穿梭。田桂虎告诉记者,这是口岸在全国率先启动测试的吊装式无人驾驶跨境运输车辆,每天参与测试30辆次,每日往返3次,可运输煤炭2000吨,实现全程无接触作业,进一步提高过货效率。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strong>来之不易的就业“成绩单”</strong>

刘颖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