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名台胞走进浙江大陈岛:寻访长辈记忆 感受海岛发展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3 21:46:48

  中新社台州6月2日电 (傅飞扬)“我妈妈今年93岁了,她18岁的时候就从大陈岛前往台湾。大陈岛是她常常谈起的故乡,也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几年前我曾经带她回来过一次,但今年她行动不便,我会替妈妈录下家乡的景色,让她看到大陈岛的新变化。”站在大陈岛上的思归亭里眺望东海,台胞蒋筑諠说。

  6月1日至6月3日,2024两岸大陈乡情交流活动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举行,72位台胞“登陆”,走访当地思归亭、甲午岩、垦荒纪念碑、两岸 大陈乡情主题馆等地,踏上了一场寻根之旅

  大陈岛是大陈台胞的思乡之岛,大陈眷属的思亲之岛。其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亲——20世纪50年代,约1.5万名大陈岛居民迁至台湾各地,发展到如今的近15万人。

  这是台胞徐佳春第一次登上大陈岛,她手持自拍杆,记录下了岛上的点点滴滴。

  “甲午岩观景台的方向正对着台湾基隆,两岸的海岛风光都很美,但又有各自的特色。我会把大陈岛的好风光发在脸书(Facebook)上,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这座大陆的美丽海岛。”她说。

  故乡滋味,最抚人心。让蒋筑諠赞不绝口的,是岛上的大陈年糕:“小时候妈妈经常做大陈年糕给我吃,Q弹的年糕搭配红萝卜丝、高丽菜、香菇、肉丝、虾子等,再和打散的煎鸡蛋一起炒,在台湾的大陈人非常爱吃。”

  在徐佳春看来,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美食是最接地气的证明。

  “食饼筒是大陈的名小吃之一,且在所有小吃里地位最高。每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立夏、冬至等重要节日和节气,食饼筒都可能出现在台湾大陈人的餐桌上。”徐佳春说。

  自2015年首次举办两岸大陈乡情交流活动以来,活动邀请人数逐年增长,年轻人比例也不断增加。今年的活动不仅延续了往年的参访交流,后续还将与民俗、青年、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有机结合,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

  “每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都会有大批大陈籍台胞自发组团回乡祭祖、访友。”台胞仇金莲说,回台湾后,她会把大陈岛上的黄鱼产业、文旅产业等发展情况介绍给家人和朋友,吸引更多同胞前来感受海岛风情。(完)

  代表团成员表示,新疆近10年来取得的发展和稳定成就令人震撼,新疆各地安全、繁荣、稳定;新疆穆斯林自由行使自己的民族宗教权利,各民族平等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中国政府为保护新疆多民族文化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反恐和去极端化政策十分成功,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福祉;他们看到的新疆与一些媒体描绘的根本不同,那些攻击新疆人权状况的言论以及“维吾尔文化灭绝”的指责完全是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一直保持友好交往传统,愿努力推动伊斯兰世界和中国深化合作,在涉疆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立场。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是在基础研究领域一次全新尝试,我相信在新基石研究员中,未来一定会产生世界级的大师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施一公说。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上海1月13日电 (范宇斌)正在举行的2023年上海市两会上,政协委员就长三角地区养老问题出谋划策,建言推进长三角地区养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上海活力老人在长三角地区高品质旅居式养老等。

  自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后,许多国家表示不会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

  <strong>日本共同社记者:据报道,日美领导人将在13日举行会晤,就日本拥有所谓“反击能力”进行讨论,而且两国都将中国视为所谓“东亚威胁”。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strong>

  陶然亭公园慈悲庵是一座建于元代的古刹,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旧时的慈悲庵是达官贵人的集会之地,近代以来,成为许多革命志士的秘密集会场所。内设《先驱者的奋斗——慈悲庵党的早期革命活动》专题展。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高君宇及其生前女友石评梅的墓碑原碑位于慈悲庵第三展厅。

曹依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