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完大盒拆小盒 “天价粽子”过度包装乱象调查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0 23:07:27

世界杯如火如荼,国足却是一地鸡毛……麻豆APP下载黄,

  1个粽子249元,拆完大盒拆小盒

  记者调查“天价粽子”过度包装乱象

  □ 本报记者 赵丽 孙天骄

  有老客户觉得杨晓旭所在店铺的粽子质量好,给出这样的建议:“你们店的粽子太便宜了,如果放一些酒、茶叶,搭配成礼盒,再把包装做得更高端一些,今年肯定畅销。”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约而至,粽子再次登场,与其相伴而来的是价格昂贵、过度包装等争议。《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不乏“燕窝粽”“鲍鱼粽”“海参粽”等“天价粽子”,这些粽子选用昂贵的馅料,辅以奢华包装,多出现在电商平台。一些线下高端酒店则以限量定制为噱头,销售精品礼盒,售价高达800多元。

  受访专家指出,“天价粽子”、过度包装等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背离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容易助长社会不正之风。建议加强对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监管,警惕不良商家利用高端定制、会员礼券等招式逃避监管,同时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观引导,让人情往来回归真情实意。

  商家宣称滋补养生

  价格奇高也有市场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一盒粽子的价格低至几十元,高至数千元,相差甚巨。

  其中一款鲍鱼海参粽子礼盒售价480元,号称“滋补养生”,里面有8个粽子,每个粽子120克。折算下来,每个粽子60元。评论区有不少买家留言称“端午节送这种有内涵的粽子礼盒,很有仪式感”“粽子很高级很好”“首选送礼佳品”。记者注意到,这款粽子礼盒的月销量为2000多件。

  另外一款佛跳墙肉粽售价479元,包括6个粽子,单价近80元。

  江苏南京某酒店销售的粽子礼盒更是“高端”,有268元、488元和888元3个档位。其中888元的礼盒包括8个100克的精选香粽、6块30克的绿豆糕、6个65克的咸鸭蛋、4袋卤味小食。

  北京某酒店销 售的香粽礼盒,售价498元,只有两个粽子:牛海参牛肝菌粽、瑶柱黑毛猪干鲍粽。一个粽子高达249元。

  这些“天价粽子”究竟受不受欢迎?记者随机采访数十名消费者发现,有不少人愿意为“天价粽子”买单,因为“高端大气上档次”“送礼有面儿”。

  消费者的这种认知,与商家营销不无关系。记者在某电商平台选取50款售价超过400元的粽子礼盒,发现九成商家在宣传文案或商品名称上注明“高端商务送礼”“送礼首选”“馈赠领导”等字样。

  杨晓旭也注意到,很多同行为了吸引客户,会将粽子、茶叶、酒甚至醋等相关产品放在一个礼盒中,有的粽子礼盒主打滋补养生,有的礼盒定位是文化传承。

  “一些客户买的不是粽子,是氛围感和情怀,他们买粽子也不是为了吃,而是要送出去有面子。”杨晓旭说,她所在店铺的粽子单价在5元至20多元,虽然物美价廉,但一些客户觉得不够高端,明年可以把包装提升一下,每个粽子单价至少能翻倍。

  大盒里面再套小盒

  拆个包装十分不易

  可杨晓旭没考虑到的是,包装一旦没把握好度,就容易过度包装。如今,粽子被过度包装已经备受消费者吐槽。

  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抱怨:“拿到单位发的粽子了,商家过度包装,浪费纸材”“现在粽子礼盒过度包装的程度已经到了使用一块巨大的流麻当做盖子的程度了”……

  来自甘肃的程女士近期收到朋友送来的精美粽子礼盒后打开一看,一个1米长的长方形盒子,里面有4个小盒子,分别装了2个粽子和6个咸鸭蛋。“第一次见这么长的粽子盒,看着漂亮,可拆起来不容易,包装套大盒,大盒套小盒,拆得我都有点烦躁了。”

  记者注意到,售价400元以上的粽子礼盒,包装是一大卖点。有的礼盒被设计成女士包袋的形式,528元8个粽子;有的礼盒被设计成手提箱样式,烫金印刷的外壳上有两个皮革锁扣和一个皮革提手,解开锁扣翻开盖子,里面摆放着两列大小不一的盒子,打开盒子才能看到独立包装的粽子。

  有销售人员直言:“现在里面装什么粽子已经不重要了,礼盒制作工艺讲究,成本也高,很多人都是冲着包装买的。”

  为了让粽子包装“瘦身”,《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于2022年8月15日实施,要求减少包装层数,粽子的包装层数最多不超过3层;降低包装成本,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粽子,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不超过15%。

  在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迪看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等,粽子过度包装及高价销售行为涉嫌违法。

  “粽子的包装如果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属于过度包装行为,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商家在宣传中夸大粽子的功效、价值,或故意误导消费者,属于虚假宣传行为。如果通过高价奢华包装来提升商品价格,扰乱市场正常秩序,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吴迪说。

  警惕会员制新招式

  引导回归真情实意

  既然已有相关法律规定,为何“天价粽子”和过度包装等现象仍然层出不穷?

  吴迪认为,市场需求、利益驱动以及监管难度大等是主要原因。一些消费者出于面子、社交或礼品需求,愿意购买高价粽子,这种需求推动市场往这方面发展;商家通过销售高价粽子可以获得丰厚利润,因此有强烈的动力去推广这类商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指出,这一现象与不良攀比风气有关,一部分人通过所送礼品的价值大小进行攀比,对消费“天价粽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也与消费渠道的隐蔽性有关,比如所谓的会员制、高端定制等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相关部门的监管。

  乔新生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查清购买、销售、接受“天价”食品的链条,严肃查处、公开通报,形成震慑,严厉打击送礼拉关系的不良风气,让“天价”食品失去市场需求。同时,应加大对消费者的观念引导,让大家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情义的正确价值观,让人情往来回归真情实意。

  吴迪建议,监管部门定期修订和完善包装标准,明确规定不同类型产品的包装限制。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对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监管。重点关注高端定制、会员礼券等新招式,防止奢华粽子“由明转暗、由实转虚”。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