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后可储备粮食75万吨 深汕粮食储备库火热建设中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25 16:59:09

  低能耗、新技术、高智能,建成后可储备粮食75万吨

  深汕粮食储备库火热建设中

  羊城晚报记者 李晓旭 通讯员 王泽勋

  采用“新型双层顶”形式

  记者了解到,深汕粮食储备库项目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港后方区域,总用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017万平方米,分为南、北2个地块。粮库设计围绕“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山体水库等景观资源,打造现代、简洁、工业化的建筑风格。

  根据南方多雨、高温、高湿特点,该项目散粮浅圆仓采用“双层顶+屋面光伏”的新型双层顶屋面形式。双层顶形成的空气夹层大大减缓太阳曝晒对仓上层粮温的影响,同时夹层内湿热空气可经空气对流排出,大大改善仓内上层粮食的储粮环境。另外,双层顶屋面多道防水层防护,避免了传统屋面漏雨对粮食安全保管的影响。新型双层顶结合新技术、新工艺,将仓顶输送、通风、空调、布料等设备均设置在室内,避免日晒雨淋,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护。和传统仓型对比,该仓顶形式可使空调控温节能50%,气密性提高50%。仓顶平屋面布置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总装机容量为3534.85KWp,年平均发电量为382.85万度。

  此外,浅圆仓仓底采用平底架空多出口形式,该仓底形式系统解决了浅圆仓仓底通风、气调、谷冷、出仓、清仓等问题。“平底”仓便于仓底出粮口和风道的均匀布置,利于整仓粮食的均匀出仓和通风。单仓17个出粮口可实现仓内95%粮食自流出仓,内、中、外3圈环形风道可实现仓内粮食全方位均匀通风和定向通风。仓底“架空”不仅使粮食储存空间脱离地面,避免地面返潮或洪水倒灌对粮食安全储存的影响,从空间上也给粮食自流出仓带来了便利,通过“架空”可使仓内的70%粮食通过侧壁无动力、无粉尘发放。

  利用新技术实现科技储粮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充分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传统储粮技术进行迭代升级,实现科技储粮。利用智能通风技术能够精准判断粮食通风时机, 减少无效通风,降低通风能耗。利用智能富氮气调储粮技术,通过终端传感器在线检测粮堆虫害和氮气浓度,自动分析、科学研断、自动启停制氮设备,精准控制仓内氮气浓度,实现有虫杀虫,无虫保鲜的功效。此外,智能通风、智能气调、谷冷降温、空调控温、温湿气水虫霉检测等技术紧紧依托一套智能化数字平台,实现储粮技术的有机融合,形成一套低能耗绿色储粮技术体系。

  小医院一线守护,大专家远程搭脉。夯实基层医疗的“网底”作用,源于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以及远程诊疗平台、互联网+医疗通道的强大支撑。上海组织132名市级专家和579名区级专家,分片区加强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导。上海还建立每日重症患者的专家会诊,建立日清单和院内专家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多项制度。

  市民 张艳红:我觉得孩子能够参与这个过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传承。

  所以当杨九在乡村长到十多岁,出来找的第一份工就投身了饮食行业,在时代潮起潮落里浮沉,也曾北上创业,但最终兜兜转转又回到围村,一头钻入盛记后厨研究起盆菜的门道来,一心想要还原出童年乡村的原始风味。

这里是江河交汇之处,

  朱振洁弯着腰一边敲一边移步,一边仔细听着敲击螺丝发出的声响,一会用反照镜伸入轨底查看底部,一会趴下轨面目测轨道高低,不久又用扳手紧固螺丝,一环紧似一环,争分夺秒地作业着。

  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多云转晴,北风三四级(阵风六级),最高气温1℃;夜间晴,北风二三间四级,最低气温零下9℃。

周佳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