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战略传播论坛在江西开幕 中外嘉宾共话文化传承创新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8 07:00:51

  中新网抚州6月17日电 (记者 李韵涵 姜涛)2024战略传播论坛6月17日在江西抚州开幕。论坛以“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就新时代新征程上文化传承文明互鉴、国际传播事业的新使命与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致辞中指出,从悠久文明中传承历史智慧、从各国文明中汲取丰厚营养,对推动当代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价值。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相互理解 ,要注重文化传承,在以古鉴今中推动文明创新创造;要坚持平等包容,在美美与共中彰显文明共同价值;要加强文明互鉴,在交流对话中促进文明发展进步。中国外文局愿发挥专业优势,与国内外各方面加强协作,共同讲好中华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故事。

  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小青在致辞中指出,要用好用活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资源,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为更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贡献江西力量。要坚守“树高千尺不忘根”的定力,坚定“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执着,秉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让赣鄱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绽放新光彩、在融合创新中焕发新活力、在交流互鉴中彰显新魅力。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树春表示,要把展示“现代文明形象”作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把加强“现代文明研究”作为推进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把展开“现代文明叙事”作为占领“话语制高点”的重要途径,构建和确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叙事。

  希腊驻华大使埃夫耶尼奥斯·卡尔佩里斯在发言中赞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论坛主题,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享有共同共通的价值观、思想基础和历史渊源,希望用好希中共同发起的“文明古国论坛”、共同提议的“文明对话国际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加强合作,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繁荣进步注入文明力量。(完)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某基础研究所所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目前,各类项目来源不一,都有各自管理部门,比如科技部、基金委等。研究所对科学家所在的课题组只有保障义务和财务管理责任,但因为项目不是自己选的,所里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权力对项目任务进行调整,同时也不对项目的缺失或对错负责。

  此外,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表示,“丫丫”进入了老年期,其生理机能会不断下降,所以在饮食方面要给它提供更易吸收和营养均衡的食物;还要密切监测它的活动、体重、进食量等反映身体状况的健康指标。

  如今,北生所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王晓东说,北生所二期已经落成,实验室还要继续扩张,后续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这些钱从哪儿来,仍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北生所现在是否还承担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它到底是一家什么性质的研究机构?这些都还没有定论。”

  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北生所”)所长王晓东看来,当下中国科研经费管理体制陷入的困境,背后还有一个更深的底层逻辑:科研的自主权到底该给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负责的“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成为2016年首批获得该项资助的三个项目之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该项目经费管理比较宽松,但问题是这种项目太稀缺了,这虽然是一种稳定支持的模式,但本质上仍是一类竞争性很强的项目。庄辞也认为,这类项目支持的比例非常小,仍是面向极少数人,目前竞争已趋白热化。

  该所长称,在一个科研单位缺乏自主权的体制下,研究所像一个大卖场,课题组只是借这个平台挂靠一下,然后从项目经费里拿出一部分给所里交“租金”。庄辞打了个更形象的比方:“科学家变成了雇佣军。”

刘佑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