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尊盘实现数字化复原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1 05:09:08

  中新社武汉6月8日电 (武一力)曾侯乙尊盘数字化复原成果发布会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湖北省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运用工业CT技术,历时逾两年,首次获取曾侯乙尊盘完整三维结构模型,并通过数字化处理,制作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

  曾侯乙尊盘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侯乙尊盘作为中国迄今为止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青铜器,被考古界视为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江旭东博士介绍,因曾侯乙尊盘结构异常繁复,加之青铜器密度高,传统扫描技术无法对其进行数字化建模。自出土以来,它的内部结构一直不为人所知。为此,业界专家运用工业CT技术对曾侯乙尊盘精准三维扫描建模,清晰复原内部结构。

  此次发布的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庖丁解牛般拆解了曾侯乙尊盘完整结构:尊由1具尊体和33只附件、19只U形锁扣,通过32处铅锡焊、23处铜焊接连成一体;盘由1具盘体和44只附件,通过8处铸接、52处铅锡焊、4处铜焊接连成一体。

  江旭东说,曾侯乙尊盘龙蛇盘踞,集浑铸、分铸、焊接等多种工艺为一体,比如尊的口沿为多层镂空附饰,层层堆叠,成为复原过程中的较大难点,但也恰好显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曲亮表示,在现代科技帮助下,曾侯乙尊盘复制件来日可期。但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复原技术可为观众呈现文物肉眼所 看不到的一面,创新博物馆公共教育形式,多元化呈现文物价

  据悉,彗星是太阳系小天体,主要成分是水冰,大部分都比较暗弱,明亮到能用肉眼看到的比较稀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月9日消息称,C/2022E3彗星是目前预报的2023年度最亮的彗星,中国公众有望在观测条件很好的地方凭借肉眼一睹这位“天外来客”的身影。

  改革开放至今,回顾中国产业四十余年的发展史,从农村劳动力转化到发展外贸、加入WTO,近年来的新基建,中国产业结构的扩张与调整是一个不断提高附加值的过程。在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产业链格局,并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稳步前进。

  加汉不仅能读写复杂的汉字,说一口“地道”的汉语,结识了一批中国朋友;更让她自豪的是,她还顺利通过了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这让她对国际中文教育推广更有信心。

  (一)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对案外人异议裁定不服,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重点、难点问题,深挖彻查问题线索,从严从重查处一批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案件,形成“不敢腐”的强力震慑

  枢纽甘肃。甘肃地处亚欧大陆桥的中间区段,是联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流廊道。省会兰州是全国9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21个物流节点、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建成国际陆港、航空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甘肃一跃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

林诗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