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印发通知 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15 03:44:08

  中新网6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14日,中新财经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 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据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介绍,质量融资增信是指以企业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旨在为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地方实践中,也称为“质量贷”或“质量融”。

  作为发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让“质量+金融”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田世宏称,《通知》遵循质量和金融领域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突出质量要素的作用,按照“信息采集、信用评估、贷款服务、贷后管理”的质量融资增信实施全流程进行部署。

  “从融资增信供给侧看,质量融资增信帮助金融机构破解了质量信息不对称难题;从融资增信需求侧看,加大了对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融资增信的供给和需求的适配看,充分发挥了质量与金融工具的组合作用。”

  不过,田世宏也提到,目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尚处于发轫阶段,主要集中在部分省份和一些城市的“点”上,还未在全国“面”上蓬勃开展。并且存在融资规模较小,参与金融机构数量不多等问题。“因此,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通知》,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更全面的赋能企业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车士义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包括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内的各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过66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3.3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2万亿元。

  车士义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细化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围绕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金融机构业务实际,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部门协同、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工作闭环,提升工作实效。(完)

  总的看,经过4年的试点,市场各方对注册制的基本架构、制度规则总体认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功能作用明显提升,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行人、中介机构合规诚信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更趋完善,市场结构和生态显著优化,具备了向全市场推广的条件。

  该省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统一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参保缴费办法,推进快递小哥参加工伤保险全覆盖,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报请人社部确定西宁市为全国个人养老金先行试点城市,该省社保覆盖人数和基金规模持续扩大。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农历新年以来,全国快递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1月29日以来连续三天每天超过3亿件,1月31日全网揽收量达到3.58亿件,恢复到日常水平,展现出快递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发展韧性,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需求加快释放、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态势。

<strong>  原标题:习近平就巴基斯坦白沙瓦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向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致慰问电</strong>

  1990.12—1994.03 依兰县演武基乡副乡长

  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上海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想让游客前来旅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景区门票降价优惠甚至免费”。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从旅游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我们乐见这样的措施。”

林玉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