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品牌携“新”出海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24 19:47:15

  中新网上海6月23日电 题:中国品牌携“新”出海

  作者 高志苗

  出海或将成为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答题”。《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分别有29.5%、39.4%的大、中型企业已实施出海战略,28.9%的小型企业有布局出海的计划。

  在新质生产力引领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携“新”出海?从网页游戏“传奇世界”到手机游戏“天使之战”,从平台产品“XY游戏平台”、原创动漫IP“岁时令”到互联网高科技“大鹏VR”,恺英网络已经有十多年出海经验。

  恺英网络IP商务负责人娄榕榕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商品出海、产品出海到现在品牌出海,企业出海内涵在不断“升级”。中国制造和中国文化也在出海过程中体现出独特优势。

  “我们通过与最新科技和更新的生活方式结合,产品更具竞争力;通过文化赋能出海的游戏产品也更具延展性。此外,现在中国开放的政策也给企业增添出海底气 。”娄榕榕说。

  拥有15年品牌市场经验的元隆雅图华东区行政总裁、QM谦玛运营总裁林庆霖观察,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寻找未来增长点的关键布局。这种趋势也助推整个产业链“集体出动”,形成“生态矩阵”。“我们去年开始进行海外矩阵布局,从而服务不同品牌的出海业务。基于多年数据化能力,成立AI研究院研发智能选号和自动化内容生成服务,助力品牌出海的营销效率。”

  声网公共事务总经理陈宝金认为,企业出海不仅要有产品或服务的独到之处,也需要强强联手与中国出海的其他伙伴或当地生态伙伴去合作。“不管是与国内企业抱团还是与当地生态企业抱团,其实都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打造生态的过程。”

  从简单“走出去”到“全球化”布局

  速度和规模出海之后,企业需要思考如何从简单的“走出去”迈向更深层次的“全球化”战略布局。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营销系副教授叶巍岭认为,全球化意味着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配置要素,实现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全球流动和优化配置。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要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销售网络,也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成长角度看,中国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面临挑战。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蒋诗萍观察,企业要想有长远发展还是要靠品牌建设,而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差异化。目前,由于技术红利等方面加持,诸多领域的出海尚属“蓝海”,未来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借助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力量,解决企业落地、发展等痛点。

  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任重道远。叶巍岭强调,打造真正的中国品牌,企业需要在社会责任、消费者研究以及与员工共享愿景使命等方面进行提升。

  这是日益牢固的安全屏障——

  老底子的年味,为新春“增味”。在河洪村长寿博物馆内,又是一番别样的年味新玩法。

  报告还提出,要扎实推进科技强农,整合农业科技力量,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开展核心种源等15项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组建河南种业集团。高标准建设“中原农谷”、周口国家农高区,推进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深入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创新乡村人才评价机制,深化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为乡村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

  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自建品牌,或者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共建的模式,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目前该区拥有“贝谷贝谷”“大嘴猴”“晶心培”“拓路者”“衣佰惠”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

  “第一次跟着师傅处置警情,紧张又激动,让我对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警察职责有了更深的启发。”覃富清说。在派出所同事合力处置下,民警依法对李某进行了处罚。

  “AI绘画可以让人们更加便捷地表达自己的个性,让绘画新手也能偶然地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吕建成对未来AI绘画前景表示乐观。

蔡淑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