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福州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4-06-21 12:12:43

  中新网福州5月18日电 (叶秋云)“路回城北思凄凄,寺倚屏山信杖藜……”朗朗诗歌声中,“博物通达知闽都”福州市博物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18日在福州市华林寺举行。

  福州华林寺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初名越山吉祥禅院,明正统九年(1444)赐额改名华林寺,沿用至今。该寺现存大殿为千 年原构,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

  作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华林寺大殿始终屹立于福州中轴线北端,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也是中日建筑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历史上,许多王侯将相或文人墨客都曾到华林寺访古揽胜,并留下绝美诗篇。

  华林寺吟诗会上,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现场吟诵明代文学家曹学佺的诗《华林寺看梅》。该诗句中的“寺”便是福州华林寺,诗句直接点出了华林寺与古代福州城以及屏山的关系。

  福州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表示,希望借助“国际博物馆日”平台,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展现闽都文化的独特魅力,讲好福州故事,传播福州声音。

  据介绍,“博物通达知闽都”福州市博物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旨在发挥博物馆的“大学校”功能,通过“闽都古建寻迹”华林寺研学、福犀·福器—福州漆器生活美学展、专题讲座等一系列社教活动、文博体验活动,深度诠释传播千年闽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活动上,“央博”数字平台—福州市博物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合作双方将积极探索和尝试更先进、更丰富的文化传播方式,让闽都文化进一步“活起来”“走出去”。

  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林馨舟认为,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进步,自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博物馆的传播来说,优化博物馆的传播服务,增强博物馆的传播力、影响力,已是大势所趋。“此次合作关系的建立,必将进一步丰富福州市博物馆的传播形式。”(完)

  在31个省区市中,有29个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甚至更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在世界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疫后的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据智飞生物公告,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智飞生物九价HPV疫苗批签发1228万支,同比增长128%,已超越2021年度全年1020万支的批签发量。

  孔思达指出,新西兰与中国的政治关系是双边交往的基础。新西兰政府重视以可预测和尊重的方式讨论管理双方分歧,同时关注合作机会。2022年11月,两国领导人在曼谷举行的建设性会晤预示着良好发展。

  这一年,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成为武大靖的“主责”。他到过很多地方与大家分享冬奥会的精彩故事,推广冰雪运动,从中感受到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的魅力。在2023年春晚开场曲环节,武大靖、徐梦桃和高亭宇三位冬奥冠军以一袭奥运领奖服装扮惊艳登场,携手众多演员共同唱响《花开种花家》,为亿万观众送上别样的兔年祝福。

  经过岁月消磨,这些水利设施已经丧失或部分丧失原有功能,以历史遗产的形式存在,一些重要红色水利遗产已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在2021年公布的全国首批革命文物名录中包含86处红色水利遗产。红色水利遗产向世人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真实答案。

黄玉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