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13 03:07:38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 (刘红 孙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12日对外表示,“中华水塔”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在较高水平上的改善。

  2023年,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PM2.5平均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为100%、99.56%,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94.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9.9%。生态环境总体安全,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安全事故。

  近年来,青海省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5项典型案例整改和1192件信访举报件办理已取得明显进展。从严从实抓好第一、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1年黄河警示片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警示片11项问题整改完成9项。省级例行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率为82%。两轮黄河“体检”整改完成率分别为89%、67%。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同时,青海省制定实施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总体规划,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在即,协同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与国 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并制定实施巩固提升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美丽青海建设。成功申报湟水流域山水工程项目;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下降”;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完

  <strong>旅游业全面复苏在即</strong>

  □斯涵涵

  “这两年生意比较平淡,但是我的家乡对小商品有需求,所以陆续还是有一些订单。今年1月,我邀请了100多个商人来义乌选购,这几天就要陆续见面。我已经做好招待他们的准备了,大家都很有信心,新的一年一定要好好干。”Bishnu说,他的中文名叫“必需努”,一方面是自己尼泊尔名字的音译,另一方面也是自我要求“必需努(力)”。

  长春客运段19车队党支部书记丁欣介绍,列车2013年11月1日开行,以前是绿皮车,2019年10月份升级改造为空调车。全程321公里,沿途有古城子、桓龙湖、五女山、天桥沟、灌水、石城、凤凰城等站。附近十里八村的山民乘车都带着自家晒的山蘑菇、山楂皮、蕨菜、自酿蜂蜜等山珍。

  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对投行业务的影响,徐康团队认为,在收益方面,将有部分项目出现跟投收益超承销保荐收入的现象;在资金支出方面,包销叠加跟投将增加保荐承销业务的初始资金投入;在监管方面,直投规则调整带来券商“直投+投行”新模式的探索。此外,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带来投行业务市场规模扩容,“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作为大投行战略的一部分,资本中介业务如衍生品业务的高速发展将带来新机遇。

  站内值班人员对各电压等级设备密切关注、严格排查。“后台,后台,现场表记压力正常”“5083汇控柜温度低,正在检查加热器”……虽然寒风刺骨,但在现场巡视的袁晓江、李阳热情不减。“重点关注设备记录已核对”“后台监控光字无异常”……密切监盘的杨东平、曹行健紧盯屏幕参数一丝不苟。

牛静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