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春耕“牵手”无人化驾驶 农场用上效率倍增器

来源: 宣讲家
2024-06-12 13:32:27

  中新网南宁3月22日电(王以照 黄昕洋)“我这台无人驾驶甘蔗种植机,线路是事先设置好的,能保证直线误差不超过5厘米,我只需要操作机器调头就行。”广西农垦金光农场有限公司农机机手覃少红21日向记者介绍。

  近期,广西的糖料蔗春耕正紧张进行。当天,在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和崇左市扶绥县交界地带的广西农垦金光农场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光农场公司),甘蔗种植机正开展种植作业,翻兜、开行、施肥、植根、覆膜和培土,一气呵成。

  覃少红介绍,没有引进无人化技术前,农忙时他在高噪音和强震动的机舱内工作十余个小时非常吃力,并且需要反复来回扭头,既要看前面,又要注意后面,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以前需要两年才能培养熟练的机手,犁地和翻土都需要机手手动操作,但有 时开出来的行路还是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覃少

  如今,新引进的农机加入了无人驾驶功能,在北斗定位的帮助下,能根据地块自动规划路线,在田块上开出笔直的行路,除了调头外无需人工操作,并且只需要培训两天就可以操作,有效解决赶不上农时、劳动力缺乏且价格贵的情况。“无人驾驶能种出笔直的行路,解决以前行路弯弯曲曲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覃忠蔚说。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糖料蔗种植基地和食糖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19个榨季占中国60%左右。传统甘蔗种植十分耗费人力,如何进行机械化、自动化种植是扩大规模、降本增效的必答题。

  传统甘蔗种植十分耗费人力,加之广西春季雨水较多,如果仅靠人力,农时将得不到保障。“没有机械化前,每年春耕都是一群人围在地里,忙了一天都种不到一亩地,碰上下雨就更慢了,很糟心。”覃忠蔚说。

  目前覃忠蔚的农机队满负荷工作,每日能耕作500亩土地,有效缓解抓不住农时的焦虑。“没机械化智能化之前,耕作500亩地需要100人忙活一天。现在10个人,就能达到500亩的耕作量。”覃忠蔚说。

  近年来,金光农场公司一直走在探索机械化种植的前列,已具备在甘蔗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数字化作业能力。

  “当前甘蔗种植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少,机械化种植解决了我们的人力问题。在2023年的甘蔗种植中,机械化智能化设备让我们的人力成本节约20%以上,甘蔗产量提高16%以上。”广西农垦金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事务部经理伍荣冬介绍。

  金光农场公司目前已拥有广西最大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年产原料蔗能达46万吨以上。“我们农场公司计划在未来打造智慧化无人化高标准甘蔗示范农场,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伍荣冬说。(完)

  反映在仁恒置地的销售上便是颇高的销售去化率。据克而瑞数据,2022年6月末,位于上海杨浦的仁恒·海上源项目推出372套房源,吸引了近1800组客户参与认购并全部售罄,单项目销售近60亿元,单价超11万元/平方米。

  自卸任以来,约翰逊为保险公司和区块链投资者等进行了4次演讲,共赚取了超过100万英镑的收入。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7日电 据外交部领事司微信公众号“领事直通车”消息,农历春节来临,中国驻牙买加大使馆提醒在牙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

  另外,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到了,就是这里。”晓蓝老师在一座圆形的墓碑前停下脚步。黑色大理石背后,墓志铭是“I can't move mountains. But I can make light.”——Paul ENGLE(“我不能移山,却能造光。”——保罗·安格尔)。我们久久站在这墓石前,在黄昏里聊起往事喜乐,忧憾纷扬,眼睛都湿了。“妈妈已经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了”,晓蓝老师说着,目光落向左下角的铭文——“HUALING NIEH 1925-”。

  作为优秀科研人员担任研究室领导的代表,这名室主任成功转型的背后,折射出该院突出战斗力标准考核人才、选拔人才的不懈探索。通过一个个鲜活典型,他们牢牢树立了“凭能力立身、靠实绩进步”的鲜明导向。

葛建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