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端品牌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5 12:51:56

  这是记者31日从北京市司法行政人才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北京市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张卫东表示,北京市司法局通过实施“引领工程”“品牌工程”“基础工程”三大工程,打好人才工作“组合拳”,引导人才资源向战略大局聚焦、向支撑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向服务民众工作生活聚焦,在2023年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

  打造人才工作“品牌工程”

  张卫东表示,去年,北京市司法局与市人才局、市教委联合印发了《首都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培养”“引进”“使 用”三大环节提出14项具体举措,致力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高端人才。

  为抓好示范落实,北京市司法局专门设立了“北京市百名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养100名高端涉外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司法鉴定人、法治岗位公务员,着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标志性高端品牌。

  同时,以出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和任职资格评定一系列文件规定为依托,抓实人才工作“基础工程”。会同市人社局印发了《北京市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将公证员和司法鉴定人正式纳入北京市社会化职称体系。

  举办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

  张卫东表示,北京市司法局通过开展北京市司法行政领军型专家型骨干型人才(下称三型人才)首届评选工作,初步打造了司法行政人才“雁阵格局”。三型人才评选每两年为一个周期,2023年首届评选主要面向法治保障、法律服务、监狱戒毒等领域开展,共评定三型人才311名,包括领军型16名、专家型85名、骨干型210名,人才梯队结构基本形成。

  同时,通过举办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孕育孵化了首都司法行政系统涉外人才培养的“样板工程”。首期参训学员33名,均已纳入系统人才库。北京市司法局将加大对人才的推荐使用力度,助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陈康亮)在农历兔年的首个交易日,中国A股飘红收官,主要股指悉数上涨。

  在南京和丈夫开跨境电商夫妻店的酱妈给记者举例:“比如在亚马逊,怎么让商品容易让别人看到,产品标题、详情页按照国外人的阅读习惯、喜好设计很重要,我就可以让ChatGPT按照美国人的表达习惯来优化标题和内容。”

  《意见》对于治理违规校外培训取证难的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途径,即加强联合取证查处,做好违规培训证据的收集与固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执法部门完善隐形变异的执法联动机制,及时会商案件查处工作,形成协同办案、闭环管理机制。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光明表示,个体工商户作为广东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是稳增长稳就业的底气所在,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所在。

  “这次讲扫黑,我希望通过两个人物勾勒出黑恶势力为什么会产生,能崛起、放大的原因,再解释为什么要扫黑除恶,以及为什么必须把这件事常态化。”该片导演徐纪周曾表示。

  面对世纪疫情,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同时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为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在世界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王香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