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汇聚智慧资源,助力科技创新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5 10:32:58

  【光明论坛】

  作者:刘开君(浙江绍兴市委党校副教授、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向他致以诚挚问候,勉励他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交叉与前沿创新,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让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和人才成为国际战略博弈主战场,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海外人才发展策略,吸引并支持更多海外科技人才回国参与国家发展与建设,集聚全球人才智力资源。根据相关统计报告,自改革开放至2022年年底,中国留学人员累计超过800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超过600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八成选择回国发展,这是对国内发展机会多潜力大的信心。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顺畅人才流动渠道,不断拓展人才成长发展空间,有利于增强人才磁吸效应,广聚天下英才,进而凝聚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人才优势。打破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藩篱,加快构建人尽其才的科研平台,进一步释放海外人才创新活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为海外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着眼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鼓励企业为海外人才提供股权、期权等激励措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还可通过设立各类奖项和荣誉,肯定人才在科研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获得感。比如,为吸引全球青年人才,杭 州市西湖区梳理各类人才扶持政策,推出“西湖区青年人才十条”,为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政策礼包,还打造了一批一站式国际人才服务综合体,涵盖衣食住行、场地支持、创业陪跑、基金扶持等服务功能,让青年人才安心就业、成功创业、宜居宜业。

  聚焦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吸引海外人才参与重点科技项目。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海外人才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研发和创新活动,资金可用于项目研究、设备购买、团队建设等方面,为创新活动提供充足条件。可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遴选一批优秀海外人才,与国内科技人才一起共同组建项目团队,致力于完成重大科研任务,加快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近年来,天津、南京等地通过举办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发布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开展人才企业接洽交流活动等方式,聚集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到当地扎根发展。

  打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减少人为干预和政策干扰,让海外回归科研人员放手去做,在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力。科研项目的选择和管理应增加灵活性和自主性,优化审批程序和规定,包容失败,鼓励探索精神,给海外回归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空间。尊重海外高水平人才的专业意见,不断畅通并拓展开放的沟通渠道,如学术研讨会、项目讨论会等,碰撞思想,汇聚智慧。

  此外,积极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让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还需加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和生态的创新展示,增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全方位为人才成长提供广阔舞台和更多机会。

  2022年12月21日,著名党史、军史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统因病离世。1951年9月1日,刘统生于北京;1978年至1981年在山东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王仲荦;1985年至1988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谭其骧;1988年至2003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6年获授大校军衔;2004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呼和浩特2月10日电 题:内蒙古新年开新局 致富有“良方”

  四是美国不希望看到乌克兰失败。因为过去一年,美国在乌克兰投入了大量财政、政治和象征性资本。

  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光炎指出:“尽管中国经济复苏还面对多重风险,但它的增长潜力不容忽视。如果中国今年经济增速能达到6%至7%,对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区域发展中国家将起到有力带动。”

  VOSS作为高端饮用水品牌代表,与黑珍珠餐厅指南达成战略合作,借助一张兼容并蓄的“中国人自己的美食榜”和VOSS的全球影响力,共同致力于不断精雕细琢中国高端餐饮的精致化,聚力行业资源,集合餐饮人和厨师,为消费者营造百花齐放的精致餐饮体验,兼容美食文化、餐饮美学及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诠释既有传承,又不乏创新的生活美学。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2月10日电 (记者 钟旖)重庆市10日召开2023年全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勾勒人社工作路线图。记者获悉,2023年重庆将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引进人才6万名。

张雅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