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极光星座02星 校企协作成功研制人造卫星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3 02:07:06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记者 陈静)谷神星一号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激光通信试验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记者1日获悉,“极光星座02星”又名“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是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制造团队与航天专业公司及相关研究院所合作研制并冠名的首颗人造卫星。星箭分离,帆板展开正常,卫星建立稳定对地姿态,整星运行正常。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这是上海电机学院积极布局和发展航空航天特色学科的重要举措之一,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学校在打造航空航天特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学校进一步加快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 ”与同箭发射的“复旦信息星”(即:“极光星座01星”)一起组成了名为“极光星座”的双星系统,将正式开展激光通信在轨验证和星间激光通信等试验。

  龚思怡表示,“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是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制造团队与航天专业公司及相关研究院所合作研制并冠名的首颗人造卫星。

  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研究院教授刘伟亮介绍,“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具有两项核心技术、三个实验室协同的显著特点,即拥有高集成高速率高可靠星间激光通信核心技术和卫星载荷平台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开展卫星综合测试实验室、测控数传地面站和地面应用中心三大实验室实时协同保障天地一体化业务运行研究。

  航空航天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专业门类全、牵引作用广的重要特点,被誉为工程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上海是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承载区,产业链长,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在航空领域,上海积极进行航空产业园的布局和建设,聚焦建设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分别在浦东新区、闵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了大飞机产业集聚区,致力于打造大飞机研发高地、航空发动机和机载系统研发高地、大飞机总装制造和航空发动机制造高地。

  在商业航天领域,上海正在打造“一体两翼”空间布局,即围绕闵行上海航天城打造商业航天“核心主体”,围绕浦东、临港打造“东翼”卫星科研生产集聚区。

  上海电机学院积极打造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学科体系,大力组建高能级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协同,大力培养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从事飞行器设计、制造、运维等的卓越现场工程师。

  作为联合研制“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的重要合作单位,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俊表示,卫星的顺利研制及成功发射,标志着极光星通与高校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达到了新高度。校企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为中国航天新一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付出更大努力。(完)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大赛以“机器照护人”为主题,面向机器人产业的不同人才需求,分别规划了CAIA数字创意、CAIP编程设计、CAIR工程竞技、CAIM工程创客4个赛道。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

  即将担任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的共和党议员科莫此前曾表示,该委员的首要任务即是对拜登及其家族展开调查:包括总统和他的家人是否犯有欺诈行为,是否参与了洗钱阴谋,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等问题。调查核心则是深入挖掘涉及拜登之子亨特•拜登金融活动的100多份可疑活动报告。

  胡某宇,男,2007年7月生,汉族,铅山县永平镇排上村胡家塘人,身高173厘米。在桃园中学就读初中期间,与致远中学签订中考提前录取协议,后以531分被致远中学录取,根据协议减免第一学期费用1500元,实交7100元。入学成绩在全校1303名高一新生中排名第650名,本班65名学生中排名第58名。

  <strong>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strong>在刚刚对唐部长的采访过程中,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底气”二字。米袋子充足,菜篮子丰富,为我国应对风险和挑战增加了底气;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底气。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我们坚信,在农业强国战略部署统领下,三农这个压舱石必将夯得实之又实,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现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的‘脑雾’,部分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好转,甚至消失。但也有部分人感染之后,这些症状持续很久,依然没有完全消失。此外,目前的研究还不知道新冠对大脑结构的有害影响是否可以完全逆转,仍待进一步随访。”唐毅说。

戴怡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