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05 13:23:27

  中新网杭州6月3日电 (王题题 孙亚飞)6月3日,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下称“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在浙江杭州成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受聘为讲座教授,领衔指导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据悉,良渚文明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以建设“良渚文明全球文献中心”、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建设“高能级文化智库”、建成“良渚文明数字实验室”和“良渚文明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推动良渚文明的保护与研究、传承与活化为主要任 务。

  该研究中心将构建一个从学术探索、文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到展示传播与创新转化的全链路闭环,力求成为业内一流、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科研高地,同时凸显浙大城市学院的独特研究特色,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在良渚文化研究方面积极布局,大力推进“良渚文化进校园”活动,着力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力量。

  此前,该校不仅开设了该省首个本科考古学专业,还获批首家浙江省高校团队考古发掘资质,并设立了浙江历史研究中心、浙江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和平台。

  此外,该校还积极与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广旅游局、良渚遗址管委会、西泠印社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良渚博物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在教育教学方面,浙大城市学院更是展现了其独特的创新力。该校邀请了王巍、单霁翔、王宁远、陈寿田等专家学者到校主讲“良渚遗址与中华文明”系列大课,每年组织新生赴良渚遗址参观,举办良渚文化主题展览,开展良渚文化进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毕业设计中围绕良渚文化进行“真题真做”,有力促进了良渚文明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

  据了解,此次良渚文明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是浙大城市学院在良渚文化研究方面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助力杭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抓手。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杨波表示,该校将以良渚文明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研究中心建成有高度的良渚文明研究人才聚集地,促进有广度的良渚文明国际交流互鉴,结出有深度的良渚文明研究果实,推动良渚文化研究深入发展。

  良渚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王巍看来,在高校成立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对于传承良渚文明和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遗址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浙大城市学院兼职研究员陈寿田则期许:“我们身处良渚遗址所在城市,要以良渚文明研究为重要着力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完)

  <strong>打好创新牌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strong>

  多地商务部门既往数据显示,消费券发放活动拉动消费效果明显。去年6月至12月,湖北省先后投入12.59亿元财政资金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金额50.46亿元。据天津市商务局测算,天津市本轮投放的1.15亿元消费券,叠加企业、平台打折让利和补贴,预计拉动消费33亿元以上。

  四、注意财物安全,外出务必检查门窗是否锁好,勿在家中存放大量现金及贵重物品;停放车辆务必关好车窗,不在车内存放贵重物品;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留存护照、签证复印件以备不时之需。

  根据低温雨雪冰冻风险区划及等级预报,高风险区为城口县,较高风险区县有巫溪县、巫山县、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有一定风险区县有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北碚区、巴南区、潼南区、合川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永川区、璧山区、江津区、綦江区、南川区、长寿区、涪陵区、垫江县、丰都县、梁平区、忠县、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武隆区、彭水县、石柱县、万盛经开区。

  蓝天立称,2022年,广西全面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迅速制定出台195条政策举措,逐月逐季开展经济运行分析研判调度,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工作,较快扭转经济下滑势头。

  李洁认为,总体来看,在管理和应用方面,中国数据中心与国际领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数据中心不断提高对运维管理的关注度,智能化管理加速发展,但运维管理技术、体系、制度、人员等仍需要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和优化。

郭子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