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湖南农村“变形记”:农民成“画师” “画村”变“网红”

来源: 半月谈
2024-06-01 19:25:11

  中新社长沙11月11日电 题:湖南农村“变形记”:农民成“画师” “画村”变“网红”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今年45岁的张建南是湖南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的农民,她平时在家养猪、种地,闲暇时就去村里的画室学画画。经知名油画家指导,这位农村妇女独立操刀的创意油画《一头粉红色的猪》卖出了5000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

  “以前只懂做农活,没想到现在成了一名油画师,在亲戚朋友面前我还蛮自豪的!”在乌石村石头画工厂创作石头创意油画的张建南说。

  在乌石村, 有50多位和张建南一样的农民画师受过专业老师培训,能熟练创作油画、工艺国画、创意画、抽象画。他们农闲时作画,画作通过电商卖到中国各地,还远销西班牙、新加坡、泰国等10多个

  这得益于乌石村引进的农民画室产业。“乌石村地理位置偏僻,没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大部分村民外出就业。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村里多次研讨决定引进老师开展本地画工培训,构建一条农民画产业链。”乌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赖平说。

  据其介绍,画室聘请艺术家对村民进行为期3个月至6个月的免费培训。培训合格的画师们按照订单分工负责画山、画水、画人物及上色等工序,画作由画室统一销售。农民画师工资计件发放,月收入可达3000元至6000元。

  记者在乌石村看到,各种类型的农民画作被陈列在一栋两层楼高的房屋里。作画的材料有泥巴、沙子、树叶、石头、木屑、餐巾纸等。“这里可同时容纳50名画工创作,他们能根据需求做个性艺术品。比如,以泥为材料的金饭碗,以沙为材料的漫步沙滩,以石为材料的金山银山等,深受海外市场欢迎。”赖平说。

  保留着传统江南韵味和客家风情的乌石村距长沙城区约两个半小时车程。每逢节假期,许多游客慕名前来体验油画创作。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鹅卵石上画着人物、山水、动物、花草等,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掏钱包”。

  “熊猫和十二生肖系列石头画,以及抽象画最受海外市场欢迎。明年是龙年,我们已经接到一些龙生肖创意画订单。”农民画室负责人吴宗润说,乌石村石头画产值已突破2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画村”,也是乡村游的网红打卡地。

  “游客就是增收潜力,这是我们富民强村的机会。”赖平介绍,乌石村又瞄准农文旅融合,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振兴之路,打造“乌石农品”“乌石艺术”“乌石文旅”三大品牌。

  以“乌石艺术”为例,乌石村携手高校、企业、艺术协会等打造了乌石空间、乌石当代艺术馆、乡村艺术步行街和乌石创意基地。其中,由村民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的乌石空间外围有稻田广场、赏荷观景台、竹风铃长廊、乌石古桥等,内设壁炉烤火区、夏布展示区、老物件展区,油画展示区、木活字印刷术展区、农产品展区。

  “游客在这里休闲度假、研学时,还能购买金丝黄菊、玉针香大米、脱水菜干、客家休闲零食、时令蔬菜。”赖平说,随着游客增多,村民也办起了农家乐、民宿,村里又打造了一个有机农场,一年四季为游客提供能带走的绿色蔬菜。

  目前,乌石村正在丰富艺术作品体系,创新绘画题材、风格,开辟多样化购买渠道。(完)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部分商家企图“借疫生财”,打着新冠的“擦边球”不法销售,扰乱了市场秩序,危害群众健康,有关部门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同时线上销售所依托的相关平台亦须承担相应责任。

  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强大底气

  “从现在形势看,多个城市(感染)高峰几乎都已过,春运会增加传染机会,但不用太担心会出现第二波疫情高峰。接下来重点要关注偏远农村乡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说。

  <strong>大额存单被热抢 稳健理财受关注</strong>

  一是逐村建立就医救治服务群,要求规划设置内的村卫生室“应开尽开”,基础运行保障“应保尽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区(诊室)“应设尽设”,确保能为发热患者提供接诊和开药服务。

  同时,庞振宇表示,每一个剧本杀落地都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本土原创剧本《四知故事》,它最终落地在南屏乡。而该馆推出的一周一“剧”的剧本杀体验,正是为原创剧本杀落地架起桥梁,让更多人在免费体验过程中,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从而去当地旅游、体验。

张贞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