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器官移植患者定期随访面临现实困境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13 21:09:17

  中新网6月12日电(记者 张尼)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完成器官移植手术2万余例,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不过如今在我国,移植后不依从性一直是一个持续存在的挑战。

  6月11日是第八个中国器官捐献日。当天,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新生会“携手十年,再谱新篇”10周年庆典在北京举办。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随着我国移植技术不断进步,手术成功率和短期生存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然而,成功的移植手术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移植患者长期生存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排斥反应、感染、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需要患者长期、定期随访。

  “曾经就有一位肝移植患者在手术后因为没有坚持规律服用抗排异药物以及定期随访,在手术后又出现了肝功能异常。”清 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移植中心教授陈虹在活动上分享了一则案

  陈虹表示,术后随访是监测患者长期健康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移植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随访也为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数据,对于改进移植手术技术、优化患者护理方案以及推动移植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教授王伟强调,患者自我管理是术后长期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医生在随访时除了给予患者医疗上的帮助,还会给予患者生活方式、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包括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身体状况,识别问题征兆等。

  “目前国内的移植供体仍然非常稀缺,以2022年为例,肝移植的供需比大概是1:7,占比整体移植物需求量83%的肾移植供需比则达到了1:11,因此移植供体非常宝贵,且一场移植手术的费用动辄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因此,移植手术后的抗排异对于患者长期有质量的生活就显得特别关键,不仅需要保证移植器官长期存活,还需要让患者保持免疫力,减少感染或肿瘤的风险。”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强调了移植供体的来之不易,她呼吁关注术后随访。

  疫情三年,除了定期来北京做治疗,赵晨阳的母亲都待在老家湖南岳阳,那里几乎没有疫情。而在北京,赵晨阳的母亲多数也待在家里,“我们把她保护得很好”。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12日发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各环节,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上。

  从人社部发布的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来看,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的地区已经增加到了14个。

  东城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体育生活化”理念,并于2005年1月在景山街道黄化门社区进行了“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建设实践,取得较好成效。2011年提出“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概念,旨在将奥林匹克“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融入社区体育活动,全面构建健康、平等、个性、交流、友谊、包容、和谐七位一体的社区生活新模式。2015年,实现区域内“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社区”建成率100%。2018至2019年,17个街道全部通过北京市体育局考核验收,被命名为“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在北京率先实现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全覆盖。东四街道建设成为全球首个“双奥社区”。2021年东城区入选全国“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东城区初步形成“体育生活化、健康新东城”的健康理念和工作格局。以社区为单位,东城区在顶层设计、健身资源供给、开展科学健身指导、营造全民健身活动场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成效。

  活动还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大亚湾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的慢直播,以独特的画面和视角搭配来自“Muspace”的纯音乐,带领观众体验科研工作开展的场景,领略科学的魅力。

郑雅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