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开放

来源: 雷科技
2024-05-31 07:38:24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徐婧)历时四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项目建成投用。27日,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获悉,上述项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即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它们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2019年10月正式开工,2023年11月全面完成竣工验收。项目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配套共享设施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

  被誉为“文化粮仓”的北京艺术中心由三座独立的建筑体组成,包括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4个室内剧场和1个户外露天剧场。其中,歌剧院拥有国内最大、功能最全的沉浸式扩声系统。正在进行的“开幕艺术周”推出9场剧场内演出和20场艺术活动,为公众打造全天候艺术体验。2024年,北京艺术中心计划安排300场演出、300场艺术活动。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一座“森林书苑”。该馆藏书能力达800万册,包括少年儿童馆、非遗文献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 4个特色资源主题馆,以及元宇宙图书馆、24小时图书馆、休闲服务区、文化交流区等服务空间,馆内还建设了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和国内首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形似一座“运河之舟”。该馆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保修复、收藏保管等功能于一体,开馆之际围绕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推出系列展览,与首都博物馆共同诠释“都”与“城”的关系。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崭新地标。该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北京东部地区以及河北、天津部分地区的城市文化功能,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完)

  2月4日,选手张骞予在国家速滑馆内参加“冰丝带”市民速度滑冰比赛。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在陈梦家开始整理流失青铜器的民国年间,中国现代考古学刚刚起步,最著名考古发现中,便包括殷墟十五次发掘中出土的数百件青铜器。1939年,司母戊鼎(亦称“后母戊鼎”)在河南安阳被农民意外挖出,这只高1.33米、重达832.84公斤的青铜鼎,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至今未被超越。如今,它安稳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地下的古代中国陈列厅,被视为国之重器。

  本届冰雪运动会共设轮滑、滑轮、冰壶、滑冰、滑雪、冰球、雪地足球7大项,涵盖19个分项、358个小项,设置青少年组、高校组、社会组3个组别,共有全省11个设区市和定州、辛集、雄安新区及省内各学校的500余支队伍参加,全部项目参赛人员超过5000人。

  新华社南京2月4日电 北京冬奥会开幕一周年之际,“冰丝带”的场馆纪录墙上多了10个名字。11岁的张骞予是4日“冰丝带”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赛参赛年龄最小的选手,作为女子青少年乙组优胜者,她和另外九位市民优胜者得到了纪录“上墙”的冬奥冠军待遇。

  厦金同放焰火庆新春,这一惯例延续至今已30多年。首次在厦门参加此项活动的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韩萤焕向<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表示,焰火连接着海峡两岸深厚的血脉亲情,传递着两岸民众在新春佳节对彼此的美好祝福,希望两岸携手进步。

  浙江省多市也在节后“动起来”。在宁波,市县联动共组织43支“小分队”、超200家次优质企业,携超3万个岗位需求,分赴安徽、江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河南等12个省份50个县级劳务输出地密集开展赴外劳务招聘行动。舟山市也组织了19家企业、携1133个岗位分赴四川达州、云南保山开展为期6天的劳务协作、招工引才活动。

黄俊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