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机器人“摄影师”为嫦娥六号拍下月背工作照

来源: 凤凰网
2024-06-07 06:01:29

  中新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 郭超凯)中国国 家航天局4日发布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的合影。月球上这张合影在网络上刷屏,不少网友好奇这是如何拍摄的?“摄影师”又是谁?

  这张合影由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并拍摄、回传。记者6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悉,这台“移动相机”是该院研制的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

  据介绍,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是一个5公斤级智能机器人,可以在月球表面自主智能移动。在嫦娥六号奔月和落月过程中,这台小机器人一直悬挂在着陆器的侧板外。

  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后,这台小机器人自主分离到月球表面,自主移动到合适的拍摄位置、自主选择拍摄角度和自主构图并进行成像位置的智能优化,最终拍摄了这幅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在月球背面的第三视角真实图像。

  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的另一个任务是验证自主智能技术。自主智能是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方向,在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取得一系列相关技术成果,此次在嫦娥六号上是一次难得的验证机会。

  同样作为可以在地外天体表面行走的移动平台,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与“玉兔号”月球车有何不同?从体量上看,“玉兔号”月球车相当于2个成年人的重量,而这台小机器人要小得多,仅有约5公斤。别看它小,功能却很强大,其自主智能水平显著提升,硬件的高集成轻量化特点突出。这是研制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集智攻关的结果。

  月面自主智能微小机器人记录下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珍贵合影将成为经典瞬间;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自主智能迈出了坚实步伐,将对未来月球科考产生积极影响。(完)

  人民银行提出,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功能,有力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建设。

  下一步,团队将进一步验证完善翼身融合民机总体综合设计技术,攻克结构、降噪等关键技术,并聚焦新能源飞机技术发展方向,攻克背撑式/背负式/分布式发动机布局设计技术,为电能/氢能动力翼身融合民机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完)

  与此同时,我国船舶行业加紧科研攻关,船用高端钢材研发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大型集装箱船用止裂板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化学品船用双相不锈钢国产化率由不足50%提高至90%以上,国产高锰钢罐项目顺利开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1/49/13843904937291635561.jpg" alt="" />

  本次一揽子高精尖项目中标,体现了国家能源集团对上海电气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产品技术及服务上的充分认可。上海电气将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竭尽所能满足用户需求,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灵活调度——

陈家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