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上海着力增添“集群力量”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2 01:51:41

  中新网上海6月21日电(记者 缪璐)“新能源汽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我们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培育未来产业,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20日举行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专题研讨会暨《嘉定区关于持续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征询会上,上海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会 长、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专家组组长徐洪海如是说。

  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首次迈上3000万辆台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的核心承载区,上海嘉定瞄准集群化发展,聚焦汽车“新四化”,剑指万亿级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为推进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抢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领域,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上海嘉定主动拥抱汽车产业新变革,先后引入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不断提升承载能级和创新能级。

  徐洪海认为,要依靠集群建设,引导各地发挥优势,在专业化、特色化方面下功夫。“产业集群另一个角度也是产业链的再造、强化。强链补链的工程就是产业集群的发展。”

  据介绍,每三辆新能源车中就有一辆来自长三角地区。随着《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持续推进,上海市新能源车集群的建设走向纵深,将为上海加速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增添“集群力量”。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汽车产业科科长邱俊表示,作为世界级万亿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早在2010年,嘉定就建成了国内唯一的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2015年,建设了国内首个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2021年,成为全国首批“双智试点”城市,并在综合评估中获得全国第一名的优秀成绩。目前,嘉定的汽车产业占上海市汽车产业份额近一半,集聚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600余家。“三港两园”联动的产业空间格局,有力支撑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此外,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青、东软睿驰研究院副院长商国平分别以“探寻智慧制造之路”“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产品和规划”为主题,进行了行业观察分享。丁青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优势,大数据、大模型等新兴技术有利于汽车产业更加智能化。

  研讨会上,嘉定区还提出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生态环境,加强人才培育,鼓励相关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实验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完)

  综合各方面因素,本周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就是上证指数能否被拉回之前横盘震荡的区域。如果足够强势,且对之前的震荡平台有确认的动作,指数就具备进一步走强的能力;相反,若拉升的力度跟不上,就是短期的高抛点,回到之前震荡的平台是大概率事件,很可能出现节前高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多明戈方面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命运是在2016年开始改变的。因为那枚绿色小球,王发走出了那座位于边境的大山,看到了无边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

  Wind数据显示,以定增截止日为统计口径,2022年全年,A股市场共有345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为6888.45亿元,降至新规以来年度最低,其中,58家公募基金参与了A股公司定增,定增规模达1147.53亿元,占比六分之一。

  <strong>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锐财经)</strong>

  2022年11月9日,清华大学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闭幕。历时7个月,21场专题报告会、72场校级研讨会、350余场院系综合性或专题研讨,创新推出的“教学7个1”特色活动,吸引教师约1.6万人次参与,深入探索课堂治理体系改革,改进教学系列教师评价与发展支持体系,成立为先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持续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园里时时充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情怀,处处涌动着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热潮。

蔡德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