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白糖2023/24年度国内产量和进口量双增 年内糖价或仍存下跌空间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3 13:37:19

  2023/24年度全国糖产量同比增加

  5月下旬云南最后一家糖厂收榨,意味着2023/24年度国内制糖工作正式结束。2023/24年度全国累计产糖996万吨,同比增加11.04%,也是近三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本年度国内增产主要因主产区广西糖产量增加。

  主产区广西天气利于甘蔗生长,甘蔗及糖产量双增

  广西作为国内白糖主产区,其糖料面积和糖产量均占全国的60%左右。2023/24年度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124万亩左右,同比增加4万亩,2023年下半年广西降雨丰富利于甘蔗单产提升,导致2023/24年度广西糖料蔗产量同比增加24.16%至5118万吨。虽然降雨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甘蔗糖分积累,2023/24年度广西产糖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12.08%,但得益于甘蔗入榨量增加,广西糖产量达到618万吨,同比增加17.27%。

  配额外进口窗口打开,年内进口量同比增长

  2023/24年度印度和泰国糖产量高于市场预期,对糖价利多影响转为利空,叠加巴西糖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国际糖价承压下跌。巴西4月迎来新的生产季,产糖进度较好,国际市场贸易流相对宽松,导致ICE原糖期货跌至近一年半最低点17.95美分/磅。国际糖价下跌直接导致进口糖成本下降,和广西糖价相比,2024年至今配额内进口加工利润一度增加至1400元/吨左右,配额外进口亏损收窄甚至进口窗口打开,国内进口积极性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4月,2023/24年度中国累计进口糖312万吨,同比增加11.83%。最近一个月国际糖价在18-19美分/磅低位运行,配额外进口窗口打开,叠加下半年国内进口糖处于高峰期,预计2023/24年度国内进口量同比增幅或达到16%左右。

  产量进口双增或导致年内糖价下 方仍存空间

  供需作为商品价格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具体到白糖行业,需求主要分为民用和食品工业,整体用量相对刚性,国内年均消费量在1400万-1600万吨;供应主要分为国产和进口,由于糖料作物种植以及进口量的不稳定,供应端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023/24年度国内糖产量和进口量双增,导致白糖价格从2023年9月的7700元/吨高位回落,目前主产区广西南宁市场平均价格在6600元/吨。截至5月底,本年度国内糖厂工业库存量337万吨,同比增加65万吨。虽然糖厂榨季生产结束后进入降库存阶段,但库存同比增加,以及下半年进口糖存在增量预期,低成本进口糖源到货后国内进口加工糖价格存在下行预期,或导致国内糖厂走货存在一定压力,糖厂去库存进度或将放缓。整体来看,9月底本榨季结束前,受制于市场供应压力预期,预计白糖价格下方仍存在一定空间,考虑到本年度糖厂生产成本上移,预计白糖价格在6200-6300元/吨存较强支撑。

责任编辑:陈平

  一千多公里外的大连造船厂严阵以待,对照新规范,提出了380多条待解决难题和对应措施,但真正动手造船时,还是屡屡碰壁。“长城”号要符合20多种国际公约和规范,要具备32种航运证书,与之相比,当时船厂的工艺技术、管理规范都远远达不到要求。

  尽管目前官方还没有透露该型战斗机的具体型号,外媒根据该机之前流传的试飞照片,认为它很可能被称为歼-35(为了称呼方便,后续姑且就将它称为歼-35吧)。综合外界猜测,这款隐形战斗机与出口的FC-31“鹘鹰”战斗机在技术上同源,但在细节上有诸多不同,包括机翼采用了可折叠设计、前起落架具备弹射器牵引杆、机首下方配备类似美国F-35隐形战斗机的光电瞄准系统,以及重新设计的座舱罩等。它属于双发中型战斗机,起飞重量与F-35大致相当。在去年曝光的高清试飞图中还能看到,该机在隐形设计方面做得非常细致,包括锯齿状的发动机尾喷口等,再加上中国对于歼-20已有多年的使用经验,这些因素显示中国第二款隐形战斗机的隐形效果应该相当令人期待。

  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欢迎和期待各方参与,共同丰富倡议内涵,积极探索开展新形式新领域合作。中方愿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协力应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并肩守护地球家园的和平安宁,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平安的钟声响彻人间。

  不过,过于乐观的预期并不适用于造船业。《2022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提示,短期问题与中长期问题叠加,未来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专家指出,在幼儿园内办“小小班”,是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学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很好的思路。但问题是,对幼儿园开托班,国家在政策层面目前仍不明确。国务院2019年5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岁至3岁的幼儿”。

  难题接踵而至。国内从未设计建造过符合英国劳氏船级社规范的船舶,没有任何资料,没有相关图纸,但时间紧迫,要7天完成报价设计,38天完成合同设计,33天完成技术设计中的送审图纸。考虑到费用、时间、技术积累等问题,设计团队放弃了从国外购买图纸的方案,决定自主绘制,由上海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

王怡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