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两会多维度解答文化热题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5-30 10:24:01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两会多维度解答文化热题

  作者 张杨彬

  文化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持续走热。如何提升文化遗产保护质量?如何让文化产品更兼具经济效益?如何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如何让更多民众享有优质文化产品?面对文化领域的新形势新问题,代表委员们破题求解,从多维度给出回答。

  答曰“传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有人“传”,更要有人“承”。

  多位来自戏曲行业的代表委员表示,无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戏曲正在被更多年轻人接纳和喜爱。代表委员们建议,青年文艺工作者应获更多关心鼓励,可设扶持资金予以补贴。

  数字化技术让文物焕发新生,为文物的永续利用增添新思路。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建议加强文物数字化标准建设及文物数字资源共享,破除“数据孤岛”,实现文物可公开数据的资源共享。

  答曰“国潮”。

  “曹县马面裙卖了三亿元”“浙江涌泉‘旗袍小镇’订单火爆”......“国潮”消费崛起的背后,是民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生产力的属性。文化正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生活、汲古润今。当博物馆中、百子柜旁有了更多年轻人,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新产业、新消费带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有不断创新思路,开发审美与实用兼具的 产品,才能在“国潮”里弄潮。

  答曰“出海”。

  从《狂飙》全球“狂飙”,到《热辣滚烫》“热”遍全球,中国影视“出海”步履不停。多位影视行业代表委员说,“出海”靠的是向外追求引起全球共鸣的“最大公约数”,向内保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内核。

  影视只是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缩影,还有一大批音乐、话剧、雕塑、绘画等文艺精品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建议,要注重分析文艺作品“出海”后的落地效果,让中国文艺作品从“走出去”到“留下来”。

  答曰“惠民”。

  有代表委员发现,一些地方的文化活动场所“建得好”,但“用得少”,民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建议,将学校高品质公共空间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释放艺术高校文化生产力。

  让更多人爱上一座城,文旅话题是两会热点。“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是关键。近日,“春日经济”迎来消费高峰,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文旅市场的繁荣才刚开始。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人们期待,全国两会围绕文化话题讨论产生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文化繁荣的务实举措,让千年文脉薪火相传,让更多文化资源滋养和充盈当下的生活。(完)

  2023年,辽宁省人社部门将继续面向企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重点创业群体等各类人群,实施“春暖辽沈·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2.0版),通过社区就业、零工市场、直播带岗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为市场主体和重点群体提供更加精准、更加匹配的个性化全方位服务。

  国家一级文物《顾绣花鸟人物册之射猎图》则展示了一幅北方游牧民族冬季打猎的场景。图中材料选用粗细丝线、合花线、金线等,针法丰富,针脚细腻,另以画补绘,画绣结合,在刺绣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现在的杨梅山,不仅环境好,还变得先进了,很多东西在手机上找不到,扫一下码就出来了,还有视频教你怎么操作,真的很方便!”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展示典型应用程序,杨梅山正逐步实现“村况在线、掌上办事、一码服务”,与时代接轨,与未来同行。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一名正在索列达尔市附近的乌军士兵接受该媒体采访时称,当地乌军正在被分割包围,但他们没有收到撤退指令,最后可能为了减少伤亡而投降。

  据程玉兰介绍,大芥菜盛产于冬季,生长环境气温要求较低,而且气温越低长得越快越旺。一般是10月份种植,一个月后就可以分梗采摘。在严寒霜冻期未到之前,大芥菜的味道一般,经历霜冻后的大芥菜,味道尤佳。除了清炒、拌炒,大芥菜还可以晾晒成干,以备在缺菜的季节食用,也可以用坛子封存,腌制成酸菜,有生津开胃、增强食欲的作用。

  同日开展的小冰车竞技中,8名青少年在专门设定30米冰面赛道上竞速比赛。随着发令员的指令,小选手们奋力滑行,争先恐后,顽强拼搏,尽情享受着冰上运动的独特魅力。

王仁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