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李迅雷:茅台,还算核心资产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02 22:09:56

  来源:财经 杂志

  近日,在财经杂志与中泰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对话中,李迅雷回忆自己于2006年和2018年分别给过两次格外笃定的投资建议,并经过了时间的验证,其中包括推荐购买茅台股票。在问及茅台还算不算核心资产时,李迅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2006年,李迅雷写过一篇《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建议读者去买当时“更贵”的资产。其中,除了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房产外,还包括股市里最贵的茅台股票(按现在股本相当于每股26元左右)等。李迅雷认为,如果觉得自己暂时买不起,就借钱买,只有这样才能进入 “少数人发大财” 的队列。

  12年后的2018年,李迅雷又写了一篇《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认为 “房价泡沫早晚会破裂” 的他不再建议配置房地产,但建议继续投资那些依旧供不应求、真正稀缺的。比如平价茅台酒买不到,但可以买茅台股票。

  这两篇文章里的观点,都是李迅雷根据中国经济周期和结构变化所做的判断。2006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日用商品在中国不再短缺,甚至有些过剩,但资本依然短缺。基于财富趋向集中、价格不菲的稀缺资源会越来越贵的判断,李迅雷建议多数人 “倾囊甚至负债投入”,而不是等存够钱,这样才会有更为丰厚的回报。

  时间证明,当年在一二线城市买了房、投资了茅台股票的人获得远超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回报,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到2018年,商品和资本都已经过剩,中国也经历了 “去产能”“去库存” 的供给侧改革,李迅雷因此建议将投资集中在供给更有限的 “买不到” 的核心资产。

  “2018 年写《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时,已经出现资产过剩,包括一些地区的房产。”李迅雷表示,但股市里一些所谓的核心资产在涨,“我说在商品和资产都过剩的时候,买那些仍然稀缺的东西,比如高端芯片、光刻机、精密机床、某些材料工艺等中国暂时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

  “但你显然买不到技术秘诀或配方,所以我建议买拥有这些专利的公司的股票。买黄金也是同样的逻辑,外汇有购买额度限制,但黄金没有,它可以替代外汇,起到对冲贬值风险的作用。”李迅雷认为,顺着这样的逻辑线索,现在依旧可以买核心资产。

  他说,中国很多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头部公司的市场份额还不够高,所以可以考虑行业最头部的公司。

  对话中,当被问及“茅台还算不算核心资产?”李迅雷给出的回答是:“应该还算,毕竟是白酒龙头。而且整个市场就这么大,按照官方价格还是买不到。”

  第二,人民币汇率近期温和回升,中国资产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开年以来的5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保持“五连涨”。数据显示,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647个基点报6.8265,同时,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双双升破“6.8”。

  我国西北省份太阳能资源丰富,新能源开发优势明显,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地电力市场消纳能力有限,而中东部一些地区负荷集中,电力需求明显。

  2020年11月,原省森林公安局及直属机构整体划转省公安厅领导管理,成立青海省公安厅森林(国家公园)警察总队,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警察总队。赵新录和同事们的工作又开启了新的篇章,“现在日常的巡护我们负责得比较少,更多的是配合保护区进行专项行动和一些刑事案件的出警。”

  基于前文提及的低价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争议点,不难勾勒出员工持股计划可能暗藏的利益输送路径:上市公司以真金白银回购的股份实施超低价员工持股计划,并将认购比例向少数董监高倾斜,最后设置松散的股份解锁考核指标,公司和股东利益受到侵害。

  有时,人们会把他当成普通社区民警。实际上,他是水警,主要负责水上治安。2.4万平方公里的黄浦江江面上,他和同事关注着每一寸水域发生的故事——哪里又斗船了,哪艘夫妻船上粗心的丈夫又落下了妻子;2022年,他们甚至还在江里抓过一条鳄鱼。

  2021年印发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客观来说,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但高层次职教人才供给却捉襟见肘,供求出现不平衡现象。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高职(专科)招生552.58万人(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45.20万人),而全国职业本科招生仅4.14万人。当前,中职毕业生升学去向主要是高职专科层次院校,面向应用型本科的招生计划较少。而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生均占地面积不足、高水平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实验实训条件不达标等多方面因素,未能达到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升本”要求,造成职教本科院校数量偏少。因此,要推进职教高考,就要不断优化高职院校新校区建设、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和条件,鼓励符合教育部规定要求的高职院校升格为职教本科,并允许一部分优势专业转型升级为职业本科专业。同时,也要鼓励名校的技术技能专业推出一定数量的招生名额,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创造更大空间。

程佩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