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特供”假酒,从供需两端入手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6 15:51:09

  “特供酒”“专供酒”“内供酒”,市场上曾经比较常见。随着2013年国管局等部门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原食药监总局通知要求不准生产标注有“特供”“专供”“专用”等字样的白酒,各种“特供”酒逐渐消失。2020年,相关部门开展了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的专项行动,后来正规酒企已不再生产“特供”酒。

  尽管如此,在一些隐秘的角落仍存在“特供”酒交易,有人出于收藏、送礼等目的,花高价购买此类酒品,而某些不法分子看到这种“特殊需求”,通过制售假“特供”酒牟取高额利润。

  近年来,不断有地方警方破获假“特供”酒案,为公众揭开了种种以假乱真的真相。假“特供”酒今天仍有市场,一方面缘于非法制售者编造“特供”酒的故事忽悠消费者,诸如“这是以前‘特供’酒的存货”“收藏更有价值,送人更有面子”。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实则是骗人把戏。

  另一方面,也与部分消费者仍痴迷“特供”酒有关。这部分人群相信“特权人群”在享用“特供”酒,继而相信“特供”酒销售者编造的瞎话。究其根源,则是某些人仍对“特权”存在不切实际的想象,想通过买“特供”酒与“特权”产生某种链接。

  这显然是无知的想法。近些年来,相关规定和举措都对特权腐败形成了有效遏制和震慑,所谓“特供”酒早已成为过去时。从某种角度看,“特供”酒制售者通过炮制“特权迷魂药”,把某些需求者变成了“愚蠢的特供对象”。近期,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部署开展“特 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如今公安部又依法严打,效果可期。

  北京市西城区文旅局局长靳真表示,近年来,西城区加速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创新,推进中轴线等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中弘扬、创新,真正焕发活力。“万象中轴”项目通过构建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空间,打造中轴线元宇宙,得以弥补时空距离将历史场景带到大众面前,跨界融合也将为“万象中轴”探访之旅注入更浓的科技感、创意潮和文化味。

  新华社记者王昆、侯文坤、林碧锋

  初中毕业后,王川跑到高平市“学艺”,在饭店从学徒做起,一步步学会了掌勺,当上了“大师傅”。3年前,王川和媳妇商量:“咱们回村发展,你当老板娘。”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0/46/7462430696476774578.jpg" alt="" />

  “我对火车有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虽然我修的车自己坐不了,但看到一趟趟煤炭、年货能乘坐我修的车,也很自豪。”高露意说。

  考古专家根据墓葬形制及整体布局等信息判断,这3座壁画墓的墓主应为当地富户。墓中丰富的壁画内容为研究元代家具形制、服饰装扮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直观认识,其中明确的纪年题记,也为同类墓葬的时代判断提供了参考标尺。

黄郁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