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来源: 澎湃网
2024-06-16 06:29:06

  中新社厦门6月14日电 题: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成港青新潮流

  中新社记者 龙敏

  “自深(圳)(香)港两地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就兴起了一股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Citywalk(城市漫步)的新潮流。”

  在14日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香港青年梁毓伟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出发,为现场两岸青年道出了自己对大湾区脉动的真切感受。

  梁毓伟告诉中新社记者,不少香港青年一到周末就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这个星期到深圳KTV、吃酸菜鱼 ,那个星期就到东莞逛文创、喝奶茶。“刷香港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大多是在分享大湾区内地城市衣食住行的最新打卡点。”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就业、创业上,港澳青年已经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形成了有效衔接。”梁毓伟进一步解释道,以职业发展为例,仅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资助计划,香港每年就有一千多名青年和一百多个创业团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梁毓伟注意到,受益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选择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共结连理的香港青年越来越多。

  大湾区更是港澳青年实现更好发展的大舞台。一名香港青年将香港的“迷你仓”共享仓库概念引入广州,使之成为当地热门的新兴服务,目前已经有70多家分店。梁毓伟以此为例指出,越来越多香港新生代创业者嗅到商机,依托大湾区丰富的资源与广阔的市场,抓住“风口”乘势而上。

  梁毓伟表示,“双向奔赴”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常态。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跨境消费、上学、工作的情况愈来愈多,对香港的贡献也愈来愈大。“香港希望吸引更多大湾区内地城市青年来港学习、发展,促进大湾区人才流动。”

  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超过14万亿元。梁毓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动能不断释放,成功打造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合作模式,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不可挡。”梁毓伟认为,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可在科研、数字基建上取长补短,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创产业链,为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青年也可透过这些优势,在更广大的舞台上实现梦想,挥洒青春。”(完)

  此外,哈尔滨在城区重要点位建设精品冰雪景观,追忆“冰雪60年”的重点活动、文艺演出、诗歌画作等层出不穷。即使不买门票去景区一游,也随处可见精致的冰雕雪塑、孩子们堆的雪人,感受到冰城满满的“回忆杀”。

  “你家那位好厉害,前不久领导上门送喜报,现在又上电视啦……”2月1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青山村,刚从娘家回来的军嫂郑海霞一进村,便碰上左邻右舍打招呼祝贺。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8/32/13222516906070198548.jpg" alt="" />

  同在春节档期上演的小剧场剧目《我可怜的马拉特》吸引了大批青年观众,浪漫温馨的氛围带给观众节日温暖,具有思辨性的主题引起观众广泛共鸣。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深圳单个新式茶饮门店日均接待人次过万;春节小程序爆单,部分门店销量出现5至6倍的增长;与热播剧联名,饮品上新首日卖出近30万杯。

  在这次开班式上,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他说,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

高大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