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译学》在浙江大学创刊首发 注重“以中华为根”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6-09 10:56:16

  中新网杭州6月8日电 (张斌)6月8日,“第二届中华翻译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暨《中华译学》出版发布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中华译学》在会上首发,吸引翻译学界一百余位资深专家与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庆贺《中华译学》创刊。

  《中华译学》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主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两辑,旨在为翻译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平台。浙江大学原副校长、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基地主任何莲珍任编委会主任,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任主编,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冯全功任执行主编。

  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于2017年12月正式成立,立馆宗旨为“以中华为根,译与学并重,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拓展精神疆域,驱动思想创新”。《中华译学》的办刊宗旨与中华译学馆的立馆宗旨是一致的,尤其表现在栏目设置与办刊导向上。

  《中华译学》的主要栏目包括:翻译家心声、学者访谈、翻译理论、中国典籍翻译、翻译史、文学翻译、应用翻译、翻译教育、翻译批评、翻译技术、观察与争鸣、研究生论坛等。办刊导向主要体现在“传承性——植根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特色”“现实性——服务国家所需,解决现实问题”“人文性——围绕人之本体,探索翻译精神”“创新性——基于现实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对话性——吸融国外译论,促进双向交流”“多元性——鼓励不同声音,碰撞思想火花”等六方面。

  《中华译学》特别注重“以中华为根”的学术导向,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理论资源进行挖 掘与转换,丰富中国特色译学话语体

  比如,第一辑中潘文国的“建设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必由之路——学习‘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朱含汐与许钧的“关于探索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几个问题——许钧教授访谈录”、蔡新乐与胡其维“中国译论要走向何方?——以《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为例”等,立场鲜明、观点明确,颇具代表性。(完)

  马秀兰此前任临夏州委常委、东乡县委书记,近日已出任武威市委副书记,她曾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等称号。

  在2020年1月举行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加强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查处地方债务风险中隐藏的腐败问题。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数据,仅2020年上半年就有至少40名国企领导人员被通报。

  聚光灯外,还有不少省区市的职业篮球俱乐部都非常渴望登上CBA大舞台。对此,张雄在两周前的首届CBA商务高峰论坛上曾有过表态:“在条件、时机成熟时,CBA联赛还将考虑扩充联赛参赛规模,进一步扩大联赛的品牌影响力。”

  最后,也要看到,其实TIkTok还并没表示认罚。乐见,并不表示乐于交罚款。等回去商量商量,考虑考虑,再给出回复,祭出下一步措施。怎么说呢?如果说是“中国智慧”的话,那叫“三思而后行”。万一英国的人民群众对ICO的判罚表示不满呢?万一还有人出来伸张什么呢?

  此前,我在做就业指导工作时,经常被学生问道:“大三大四才开始找实习,会不会太迟了?”其实,在我看来,什么时候实习最合适,不能一概而论。有同学认为实习越早越好,也有很多同学会在大二或者更早时寻找实习机会,但低年级学生往往课程较满,学习压力大,平衡学习与实习难度大。另外,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处理问题能力有限,不利于找到高质量、对口的实习机会。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栋梁:实习是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习期间,学生能够进入到真实工作环境,了解更多具体职业要求,缩减“真实职场”与“理想职场”的心理差距;能够了解自身职业兴趣、能力与岗位的匹配度,帮助学生更好规划职业发展;还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为未来做足准备。

王雪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