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物流降本增效 经济运行底盘持续稳固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5-31 17:03:48

  其中,《通知》就“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提出三项任务。三项任务包括,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和调整优化运输结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物流室副主任陆成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知》将“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列为2024降成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举措充分彰显了其对于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工作所具备的战略价值和实践路径。

  具体而言,一是具有规模角度的战略价值。在实体经济运行中,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达14.4%,即每产生百元GDP,就需要14.4元的物流成本支撑。降低我国物流成本水平,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巨大的战略价值。

  二是具有统筹供需双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意义。物流活动体现产业组织,其组织模式、成本、服务质量影响产业组织模式和最终服务产品供给质量。抓物流发展,提质增效降本,不仅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更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支持产业创新和培育新生产力,促进实体经济创造更大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需求规模最大的物流市场,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持续提升。数据统计,2023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352.4万亿元,同比增长5.2%。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业整体上在较高成本运行体系下持续发展。《通知》将为行业和全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

  陆成云表示,一是促进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物流行业而言,发展到当前阶段,进一步推进提质增效降本,必须通过服务的适配发展、体系 的重塑建设、智慧手段的赋能提升来实现,这将促使物流行业走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二是支持产业运行质态的创新提升。物流的提质、增效、降本,将支持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扩大辐射范围,促进产业链融合,推动业态模式创新,提高实体经济价值链位势,培育新质生产力。

  三是支持经济循环的高效通畅。依托更低成本的物流供给,更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将提升产品供给的质量,支持我国产业更精准对接需求、发现需求,在全链条角度,实现扩大内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更加高效和适配的物流通道网络,支持我国生产力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突出内需体系发展,形成我国在资源要素、市场空间、产业布局上的更合理结构。

  “在政策体系中,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无疑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议题。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物流行业的挑战,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陆成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

  一是整合物流资源,优化物流体系。推进重大物流枢纽布局优化,整合建设,将分散资源纳入规模化组织、通道化运行体系,构建国家骨干物流通道网络,培育通道化服务产品,支持高质量联运服务体系,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发掘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实现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二是深化物流与产业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物流与产业融合,依托物流枢纽营造智慧物流和供应链市场化应用场景,搭建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支持产业对接市场需求,推进业态模式创新,提高实体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培育临空、临港、低空等经济,形成产业生态,打造经济增长极,在培育增量中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

  三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整合物流资源、物流与产业资源,实现物流发展与地方经济融合,需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解决资源配置深层问题。涉及进一步深化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支持服务融合,构建统一大市场,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支持要素融合创新的政策环境等。

  应当说,克莱弗利所阐述的对华观点,根本算不上什么“对华友好”,充其量只能说是回归到了相对正常一点的外交轨道——在和平年代,与哪个国家发展关系不需要“建设性”呢?又有谁会喜欢充满戾气、动辄就要搞霸凌的交往方式呢?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逻辑,在英国要公开说出来都得小心翼翼、来回找补,还要承受来自议会反华议员的巨大压力,这也再次暴露出英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混乱度,显然不利于中英关系往前发展。

  “闫学会在被留置前期,对抗组织调查,采取了许多极端的方式,如装疯卖傻、撒泼耍赖等。这种表现反映出她在被留置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被留置后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抵抗到底,就不会被查实。”办案人员表示。

  从研发投入总量看,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R&D)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相较十年前的4.8%,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平均水平。王贻芳认为,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更关键的症结在于,6.32%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

  近期,新一波新冠感染潮是否即将来临引起社会关注。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二次感染”抗原检测阳性的经历,甚至有网友自述全家都经历了“二阳”。更多的是,此前没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也出现了首次感染。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快递行业经历了不小的考验,他认为快递企业尤其需要苦练内功,否则一旦放开可能会面临优势机会和资源的丧失,事实上,这种行业趋势已经显现。

  也就是说,改革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做“需求导向”型项目。2019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接受中科院主管的《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专访时曾表示,他推测,几年后,需求导向的申请数量和资助金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这个估计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基金委会加强对需求导向研究的关注⋯⋯如果现在不能通过改革使资助系统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将会失去机遇。”李静海强调。

王志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