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工商界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来源: 南方网
2024-06-18 21:53:16

  中国持续成为全球投资热土 工商界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记者 薛鹏 管筱璞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道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实现在望。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5%上调至5.4%,同时将2024年GDP增长预期上调。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持续低迷之际,工商界为何坚定认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众多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的满满信心从何而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中国是吸引投资的热土,前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已成趋势

  “中国过去的二十年高速发展之后,下一个‘中国’在什么地方?”在今年1月举行的瑞士达沃斯论坛期间,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倪以理被媒体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在分析相关数据后,倪以理在社交媒体上给出结论:“如果你在寻求增长,答案非常简单。下一个‘中国’,在中国。”这一判断,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总体感知同温,与外资企业在华积极布局的趋势形成呼应,代表了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主义者普遍持有的理性声音。

  近年来,我国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全球主要目的地。数据显示,2020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长4%,达163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2021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734.8亿美元;2022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的1891亿美元。

  今年以来,跨国企业“扎堆”访华,纷纷寻求进一步的投资机会。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充分显示出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积极意愿,体现了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再次彰显中国对外商投资强大的‘磁吸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直接投资反映的是中长期的投资意愿,投资者更看重一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以及一些基础性优势。从年头到年尾,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传递。外资不断流入,便是最有力的证明。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

  伴随着对华投资的大幅增长,多个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总投资额15亿元人民币的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在江苏昆山落地投产;世界制冷行业巨头丹佛斯集团的全球制冷研发测试中心在天津正式投入使用,这是该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涡旋压缩机研发和测试中心;跨国药企阿斯利康青岛区域总部正式揭牌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已成趋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8%,彰显高质量引资“含金量”。不少跨国公司认为,借助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多样化的产业人才,是进一步巩固自身业务能力、抢抓全球更大范围发展契机的重要战略举措。

  “过去大家提到下一个‘中国’,更多是指代‘世界工厂’。随着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提高,现在中国所代表的既是一个大工厂,也是一个大市场,同时还是一个研发基地、创新基地,是一个更加综合和全面的概念。”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分析认为,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背后有五方面“不降反升”的支撑因素。

  “一是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二是对全球经济的拉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近期预测,今明两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将接近三分之一;三是对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四是中国大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五是为全球提供更多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公 共产品。”董煜

  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

  不久前,前10月的经济数据陆续出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货物进出口总额由前三季度同比微降0.2%转为增长0.03%……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

  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今年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有力有效贯彻落实,推动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切实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近十年,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外商在华投资的回报率稳定,在全球范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我们测算,近五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收益率是9.1%,欧美是3%左右,巴西、南非、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收益率是4%-8%左右。从中可以清楚看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是高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在董煜看来,中国的稳定发展对跨国企业是稳定的机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良条件,比如市场、技术、产品以及社会环境等,中国都能够稳定提供。这种稳定是中国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在当前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今年,在咖啡创新产业园落地投产之外,星巴克还宣布在深圳投资创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首笔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我们非常看好中国。从长远来看,我们的业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表示,到2025年,计划在中国300个城市开9000家门店。

  这并不是个例。外商坚定看好中国,离不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4亿人,具有较强的快速恢复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和抗击风险能力。我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过去不少人把中国当成世界工厂来看,觉得可以替代。实际上,中国有14亿多人口,如果要替代中国,那需要找到这么大规模的市场,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这就是中国。”董煜说。

  “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竞争力,这离不开中国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与维护者。

  除此之外,人才优势也是我国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人才红利新的优势正在显现。

  “试想一下,一家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来到中国,它会发现研发方面有人才支撑,销售方面有市场对接,产业方面有上下游配套,基础设施方面一应俱全,营商环境方面务实高效。这是一个能为外来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支持的地方,这里的发展机会很难让人拒绝。”董煜说。

  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

  9月初,一台自瑞典空运进口的用于铰接式非公路自卸车的发动机,从上海浦东入关后运送到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的仓库。这台发动机既不是新机也并非“洋垃圾”,而是贴着“再制造”的标签。

  “再制造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将再制造产品认定为旧件,无法实现进口。”上海浦东新区商务委副主任陆启星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企业绿色生产理念不断深化,对进口再制造产品的使用需求也不断提升。

  今年6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第一条就提到在重点行业试点再制造产品进口。海关总署、上海海关陆续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明确“支持试点地区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工作。

  “我们紧紧围绕企业市场化的需求,推动创新举措突破落地。今年在国家部委及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推动沃尔沃建筑设备率先开展部分境外再制造产品进口业务,接下来还将以逐案试点推进,促进自贸试验区绿色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陆启星说。

  进口再制造产品的落地,是我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再度宣布重磅消息: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意味着将来中国制造业在不断转型升级中,外资进入是无障碍的。事实上,这一举措是中国以开放应对封闭保护的务实行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2021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全面取消。

  在复旦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华看来,中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制度创新,不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向外界展示了坚持对外开放、开放永不停止,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大国担当。

  知识产权在促进外商投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知识产权,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我国成为全球企业投资的优选地、前沿技术的首推地和创新产品的首发地。调查显示,这些年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稳步上升,去年达到了79.11分。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董煜说。一系列坚实的举措彰显出,中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不会变,一视同仁为外商投资提供优质服务的政策不会变。

  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提振信心、注入强劲动力

  11月1日上午,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新疆自贸试验区是我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79.66平方公里,涵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之际,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收官,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创历史新高,达784.1亿美元,相比上届增长6.7%。在6天会期中,近4000家展客商参加贸易投资对接会,达成合作意向416项,集中签约活动96场,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项。

  高标准举办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国际展会,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一系列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接连落地、不断深化,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受访外资企业连续三个季度认为“技术创新与研发”是中国市场最大的发展机遇,八成受访外资企业预期本年度利润持平或有所提高,近九成预期未来五年利润持平或有所提高。

  7月7日,截至发稿,阿里巴巴(BABA,股价83.84美元,市值2148亿美元)美股涨超5%。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阿里巴巴受到核心业务复苏、国际业务、菜鸟服务和本地服务的带动,该行重申阿里巴巴为首选股,评级为“增持”及目标价150美元。

  另外,北京各大博物馆和景点,都需要提前预约,“这就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张凯说,他以故宫为例,疫情期间,故宫一天售3万张票,今年放开以后,依然是一天3万张票,每天的行程结束以后,晚上导游们会加班守在电脑前,替游客抢票。

  省委书记王蒙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第一时间对抢险救灾作出部署,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失联人员,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全力防范次生灾害发生;要求全省各地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那天中午,车内的温度已经高达40多度。12点的时候,张凯在北京西站送上一个团的孩子们,下车的时候,他感觉阳光毒辣,烤得脖子发烫。送走孩子们,他去了卫生间,打湿头巾之后放在脖子上,才凉快一点。但不到10分钟,头巾就全干了。

  如果引起热议的截图属实,那么200多万积分意味着什么?8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就此电话咨询了北京SKP商场客服。对于积分的问题,该客服表示每年商场会有几次十倍积分的活动,“大型活动的话,一般店庆期间是固定的,其他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一些小活动。比如说前段时间六一儿童节,一些童装会参与十倍积分的活动。”对于积分兑换产品一事,该客服表示:“积分一般是兑换成电子礼金,如果兑换实物的话,要以当时的活动为准。现在这个时间段,是没有活动的。下次大型活动的话,是十一月份,目前具体活动规则还没出来。”该客服还介绍,北京SKP商场积分每年8月31日清零。

  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柯云楠介绍,按亚奥理事会章程,结合黑龙江省现有场地场馆设施条件,拟定了初步设项6大项12分项68小项。申工委组织专家,经实地踏察和研究评估,冰上项目拟在省冰上基地、市冰球馆4个场馆举行,雪上项目全部设在亚布力滑雪场举行。在亚冬村选址上,综合考虑宾馆位置、周边环境、距赛场距离、交通便捷度、硬件条件等因素,初步确定了9个酒店作为主亚冬村备选酒店。预计运动员村(含各代表团官员)、技术官员村、媒体记者村、亚奥理事会、国内外来宾等各方来宾峰值4000人左右,基本能满足需要。另外,在亚布力选定雪上赛区的分亚冬村。

胡钰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