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来源: 新京报
2024-06-08 09:52:57

  中新网西宁6 月6日电 题:青海高原医学研究40年:成果世界认可 特色藏医药惠民

  作者李隽

  中国拥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4大高原,其特殊的环境因素,会对人体产生复杂而多元的影响,尤其青藏高原是急慢性高原病的高发地区。

  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体进入高原环境时,会引发一系列的高原反应,这些反应会随着海拔的攀升而逐渐加剧,在极端的高海拔地区,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我省高原医学研究工作,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对外来铁路职工开展保健服务。1984年青海省高原科学医学研究所成立,这成为高原医学研究工作里程碑式的转折点。”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端智6日在高原医学研究工作媒体吹风会上说。

  青海省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多民族居住的高原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氧含量、寒冷干燥等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是高原医学如低氧习服、高海拔运动等的天然实验现场。

  这里拥有世居高原的多民族民众、大量的土生动物和特有植物,拥有中国第一个高海拔(海拔4600米)可可西里野外高原医学现场研究基地,这些都为高原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院长杨爱荣介绍,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该省有力保障了青藏铁路建设,在五年时间内近14万名筑路大军在极高海拔作业,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

  据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的带领下,原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建成了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省级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大的高、低压氧舱,填补了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科研领域的空白,构建起高原生存安全的科学体系。

  “我省中藏医药研究机构在中藏医药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建成13个藏医药专业数据库,特别是在抗缺氧药物的研发、生产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高原相关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杨爱荣说,开发的红景天、高山辣根菜、蔓菁等单味药和70味珍珠丸、25味珍珠丸等高原慢性病适用的藏药,更好服务高原民众。

  长期以来,青海省在涉及高原医学相关领域共申报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500余项,其中国际领先9项,国际先进40项。高原医学的不断发展为维护高原居民健康、经济建设、高原旅游、高原体育训练等提供基础。

  “我们编写了《藏医常见病临床诊断指南》《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等藏医药临床标准和规范,整理出版中国迄今规模最大的藏医药文献《藏医药大典》。”端智说,藏医药浴疗法和藏医放血疗法等6项特色诊疗方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到的治疗成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数据还显示,去年12月,美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额环比增长10.5%至674亿美元,出口额环比减少0.9%至2502亿美元,进口额环比增长1.3%至3176亿美元。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21年5月1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任务,在射前出现蓄压器压力异常情况后,任务两次中止发射,推进剂两次泄回再加注。

  “岁月是把杀猪刀,稀疏了头发,养肥了膘。好在人生有了些阅历,肚子里除了油水还有些容人之地,没有了头发却增了些智慧。”闲夏人慵懒,这是来自张三的哲学时光,画中张三有时躺在木椅上睡觉,有时喝着酒画画,有时站起来运动一下,却发现:“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此一刻手与脚的距离,夏天的明目张胆让我亦了然:人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有时张三拎着酒壶,与好友对饮,“缘分就是我有酒,你有肉,隔三差五喝两口”。

  过去一年,西湖大学仇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提出利用超快激光加工陶瓷复合陶瓷薄膜,并最终在超快激光彩色打印技术上实现关键性突破。

  “‘候鸟式养老’在国际上由来已久,尤其是到了冬季,美国北方老人去佛罗里达、夏威夷度假,日本北海道老人到冲绳避寒,北欧和东欧的老人去西班牙和地中海沿岸过冬,规模都非常可观。”罗守贵介绍说。

  这次在《无名》中,和黄磊对手戏最多的就是梁朝伟和周迅,“我和周迅太熟悉了,我们在一起合作了很多部戏,所以我和迅姐对戏,反而没有让我觉得很新鲜或者很特别。”

沈宝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