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全链路数字化 中越边境养猪小镇焕新生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16 07:39:32

  中新社百色6月14日电 题: 全链路数字化 中越边境养猪小镇焕新生

  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

  自动料线系统投料、喂水,自动环控系统实现舍内恒温、恒湿,自动刮粪系统及时排污……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德隆乡生猪生态养殖科技小院,新型庭院“移动智能生态猪舍”让人耳目一新。

  德隆乡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那坡县,属于大石山区。近年来,德隆乡扶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大场大户和庭院散养户发展壮大生猪等特色养殖产业,依托数字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那怀现代生态养殖脱贫奔康产业园位于德隆乡德康村那怀屯,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地面积250.28亩,集良种繁育、种猪生产、循环农业、科研为一体,年存栏能繁母猪5500头,年出栏断奶猪仔16万头。

  “园区建有数字化远程监控中心、智能化圈舍和数字化科学饲喂、环控、生物安防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系统,实行全封闭式、集群式双层楼房、数字智能化养殖作业。”百色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副经理温宪礼介绍,数字智能化养猪省时省力,管理者只需点击按钮,就能一键启动喂猪和调温等,让每一头“猪妈妈”和“猪宝宝”享受“保姆式照顾”待遇。

  “通过人管机器、机器养猪,一个工人可轻轻松松饲养1500头猪。”温宪礼说。园区精准科学规范各个养殖环节,从仔猪断奶到生猪出栏,每一道流程都由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进行智能健康管理记录,确保全程可溯源保质。

  德隆乡德标村的周明真是数字化养猪的受益农户之一。今年初,他购买了两套“移动智能生态猪舍”在自家后院发展生态养猪,并与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公司统一提供猪苗、饲料,统一进行防疫、技术服务,实行保底收购。

  “购买猪舍可以享受每套2万元的政府惠农补贴,两套猪舍占地不到50平方米,每套每次可养猪20头,按一年两批计,两套猪舍一年可出栏肉猪80头以上,预计年收入2.4万元左右。”周明真说。

  “第一次巡查湖区线路时我就吃了亏,现在后备箱里总放着备用鞋。”薛龙笑着回忆:“那是夏天,我还特意穿了雨鞋,但却低估了水和淤泥的深度,一脚下去湖水灌满了整个鞋子,双脚陷在淤泥里拔不出来,幸得同事们的接应才狼狈上岸。”

  湖北宜昌、荆门是国内重要化肥生产基地,主要发往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内蒙古等地。眼下正值长江枯水季节,水路运输通道受限,宜昌、枝江、荆门等车站开行支农专列,优先运送化肥、农药、种子等春耕物资。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公司和工人可能无法利用这种个人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来提高生产力。

  三年疫情之后,导游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值得更多关注。他们之中,许多人没有签约的旅行社,导游证挂靠在导游协会,因此没有底薪,没有五险一金,充其量是自由职业者,收入全靠带团的劳务费,还得向协会缴纳管理费。专家呼吁,应给予他们更多政策上的关注。当然,旅游行业用工本就比较灵活,相比稳定的劳动关系,从业者更期待的是,稳定的客流和稳定的收入。

  <strong>购物卡消费受限</strong>

  1661年(顺治十八年),清东陵开始修建,历时247年,80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单体古建筑662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帝王陵寝建筑群。除了恢宏的殿宇,其古建筑上的彩画也大放异彩。

林祯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