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节点再互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实景图”加速落地

来源: 新闻报刊
2024-06-22 15:05:15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郭超凯)“相信在两国工商界以及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中马关系的下一个50年必将是又一个黄金50年。”当地时间6月20日中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吉隆坡出席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午餐会时如是说。

  应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邀请,李强于6月18日至20日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此访中,中马双方同意将坚定不移加强并深化双边合作,将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升至更高水平。

  “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此访是落实 两国元首共识、让中马命运共同体‘实景图’加速落地的一次访问,延续了两国高层密切互动的态势,将为‘实景图’的落实增添更多动力。”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说

  中马友谊源远流长,马来西亚是东盟成立后首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过去半个世纪,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马始终以心相交、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两国关系不断稳步向前,走在地区国家前列,发挥了标杆和示范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中马两国高层交往密切,引领双边关系蓬勃发展。2023年,安瓦尔两度访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安瓦尔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为新时期中马关系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在两国总理此次会谈中,李强表示“中方愿同马方继续把两国关系放在各自对外政策的优先位置,以共庆建交50周年为契机,加快推进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安瓦尔表示,马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等重大倡议,欢迎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愿同中方共同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看来,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同马来西亚政府提出的“昌明大马”理念高度契合。这有助于中马两国不断巩固政治互信,打造高水平合作新格局,进一步丰富中马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在两国高层频密互动的引领和推动下,中马命运共同体“实景图”不断结出硕果。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就是例证之一。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北起哥打巴鲁,向南至关丹后折向西至巴生港,全长665公里,是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承建的最大单体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时也是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当地时间6月19日下午,中马两国总理共同出席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鹅唛车站动工仪式。

  苏莹莹认为,这再次表明两国政府对东海岸铁路项目的高度关注,也为项目竣工提振信心。建成后,该项目将为马来西亚东西海岸架起“陆上桥梁”,有望成为一条真正惠及民众的致富路、幸福路。

  以东海岸铁路项目为缩影,更多的务实合作正在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开展。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交换经贸、科技、文化、旅游、邮政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许利平分析称,这些项目显示出两国持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拓展多领域合作的强烈意愿,也将成为中马命运共同体“实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中马持续拓展共同利益,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再到国家人民的“心联通”,中马命运共同体“实景图”愈发清晰可感。

  中国同马来西亚是千年结好的邻居、以心相交的朋友、合作共赢的伙伴。特别是近年来,中马进一步增进人文交流,浇灌相知相亲之花。

  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主要留学生来源国,来华留学的马来西亚学生也越来越多。自去年12月起,中马两国开始实施对彼此公民的免签入境政策,马来西亚成为更多中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之一。两国航班不断增加、人员往来更加便捷、各项交流日益频繁,人民相知相亲让友谊代代相传。

  此访期间,李强在出席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招待会时强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友好”都是中马两国交往的底色。中马关系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让两国友好世代传承,是双方的共同心愿。

  所以,重要的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书”,而在于你“怎样把每本书读好”,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阅读,让他们学会判断,在经典书籍(包括《水浒》)中吸取精华,才能真正让阅读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开工后加足马力,冲冲冲!”离西九龙车站不远,香港会展中心与星光大道隔海相对。苏杰告诉记者:“最近,展会密集登场、档期不断,这是香港经济韧性和潜力的实证。”目前,香港已成功争取了至少30个国际大型会展活动在未来3年赴港举办。不少外商表示,他们赴港办展参会,是希望以香港为平台,开拓大湾区的广阔市场。

  CPO技术有望成为

  卡赫拉曼马拉什省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在首府卡赫拉曼马拉什市的一片废墟上,来自首都安卡拉某救援队的一条搜救犬,戴着小型定位背带,凭着灵敏的嗅觉,一刻不停地找寻被埋的幸存者。

  《中国奇谭》大胆探索,延伸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艺术道路。数十年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雪孩子》《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500多部作品,伴随了几代中国人。首任厂长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众多前辈艺术家秉承这一创作理念,打造了享誉国际的动画“中国学派”。在陈廖宇看来,1956年的《骄傲的将军》确立了中国样式的动画风格;1964年的《大闹天宫》进一步将中国动画表达方式系统化;1979年的《哪吒闹海》进行了登峰造极的艺术表现;1983年的《天书奇谭》把娱乐性引入创作,使动画更接地气。如今的《中国奇谭》又有了一些当年的影子,让人觉得这就是中国人讲的中国故事。比如片中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些细节:《小妖怪的夏天》里打工人的自嘲,野猪妈妈让小野猪“多喝水”的唠叨,《鹅鹅鹅》里融合中国民间信仰里的“小猫庙”等,既带有当代气质,也非常中国化。

  为什么中国式现代化被称为“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傅怡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