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为何取名“苑”?

来源: 发展网
2024-06-05 14:41:18

  中新网南通4月21日电(邵燕飞 徐珊珊)“眼下我们强调博物馆建设要有多样性,而早在100多年前,张謇就意识到了这点,采用苑囿式设计,将近代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与中国传统园林进行结合,建造了南通博物苑。”4月21日,在江苏南通,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受访时说。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由爱国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创办。初到此地的游客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何叫“苑”,不叫“馆”或“院”?而杜嘉乐的上述回答便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初看南通博物苑,绿树成荫,鲜花烂漫,像个花园。再看,南通博物苑是植物园、动物园,又有科技馆、天文馆、自然馆等一系列展馆,很难用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去诠释。“它形成了一个室内室外互动展示的格局,一个‘苑’字道出了其特色。”杜嘉乐说。

  事实上,独特的设计也是为了符合其办 苑宗旨——“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南通博物苑开中国博物教育之先,教育作用延绵至今。

  自2021年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来,南通博物苑精心打造“张謇爱国主义教育思想主题游”品牌研学活动,已接待企业家8万多人次、青少年近20万人次。今年,博物苑还将推出一系列专题社教活动。(完)

  <strong>丹寨县兴仁小学校长 蔡金权:</strong>这些年我们的数字化教学设备不断更新,课件也不断丰富。现在我们还可以开展多种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

  “废墟还没清理完之前,我认为很难准确估计遇难人数,但我相信会增加一倍或更多。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计算遇难人数。”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了机会和挑战,如何看待它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评价。

  技术分析师本尼迪克特·埃文斯将ChatGPT的回答描述为“就像一个本科生自信地回答一个他没有参加任何讲座的问题,写出一大堆非常有说服力的废话”。

  看,写稿的我可能真的要被AI取代了,就像被珍妮纺织机取代的女工。

  斯人已逝,郑永刚留下的“杉杉系”还将继续前行,在郑永刚身后,未来谁来接班无疑也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李丰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